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红光村 :说话有人听 有事齐心干-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3/28 09:39:18
来源:贵州日报

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红光村 :说话有人听 有事齐心干

字体:

  “放心,资料已经提交了,这两天就能签下来。”

  3月24日中午时分,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双龙镇红光村村民孟帮允刚铡草喂完牛,就迎面遇到驻村第一书记殷开勇和村党支部书记耿忠劝上门探访。

  今年,村里得到威宁农业部门的资金支持,与制药企业签订销售协议,计划扩大万寿菊种植规模,并对有意愿种植的农户按每亩800元进行补助,封顶20亩。得知消息后,孟帮允一口气流转20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

  “第一次就种这么多,有啥困难没有?”殷开勇继续问。

  “你们前后来了这么多次,政策也得讲清楚,去年在基地务工把技术都学会了,只要和公司把合同一签,我还有啥担心的?”孟帮允朗声回答。

  “补贴政策也要到手了,我不努力都害羞。”孟帮允拍胸脯保证。眼下,离播种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他早早地就把自家土地翻犁一新。目前,红光村已签订万寿菊种植面积2250亩,这段时间,村干部们都分头到各家各户了解情况。“村里的工作确实忙,但忙得有意义。”殷开勇说,随着基层减负逐步落实,村干部们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干实事上。

  说话间,一旁的耿忠劝接到村民寻求帮助的电话,马上赶往下一家。

  红光村有800多户村民,需要村里帮忙协调解决的事情琐碎而繁杂。不过,耿忠劝却乐此不疲,“只有及时、耐心地解决好问题,才能得到村民的认可。”

  “包袱减下去,担子挑起来,报表数量减少了,参加上级会议减少了,村干部有更多精力和时间解决群众所需所盼。”说起减负,作为“领头雁”的耿忠劝深有感触。

  轻装上阵的红光村两委把目光放到产业发展上,家庭牧场、大棚蔬菜、万寿菊轮番登场。

  “建圈得到14200元的补助,母牛产了3头牛犊又得了1500元的补助,卖牛还得到3000元补贴,我的信心更足了!”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孟帮允有最直观的感受,“按照往年行情来看,万寿菊每亩产值预计可达3000元,加上每亩800元的补贴,稳赚不赔。”算起收入账,孟帮允的笑容愈发灿烂。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去年,村党支部领办的集体合作社流转土地修建了64个大棚种植精品蔬菜,实现85户脱贫户全部入股,还引进贵州生物质燃料有限责任公司,村集体占股1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

  “说话有人听,有事齐心干,大家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共同出力,强村富民指日可待!”耿忠劝信心满满。(记者 周阳 权若青 潘德玉)

【纠错】 【责任编辑:卢志佳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