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25年首讲走进贵州-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3/31 18:05:29
来源:新华网

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25年首讲走进贵州

字体:

  新华网贵阳3月31日电(记者郑明鸿)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公益讲座2025年贵州首讲在贵阳云岩区人贵实验小学举行。活动以“汉字与中华文明”为主题,通过学术研讨、校地合作等形式,推动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贵州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王扬、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党委委员,云岩区进修学校党总支书记卫功立、中国人民大学贵州校友会会长张寒松、中国人民大学贵州校友会副会长饶晓沐、黄伟等嘉宾出席活动。

  云岩区人贵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杜鹃在开幕致辞中说:“此次合作是高等教育资源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创新,为区域教育品质提升注入了学术动能。”云岩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卫功立说:“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载体,其教育价值挖掘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次活动实现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对话,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典范。”

  活动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明德书院副院长华建光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人贵实验小学授予“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铜匾,标志着该校正式成为该系列公益讲座的合作学校。贵州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王扬为华建光教授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其在文化传播领域的突出贡献。

  活动期间,华建光以“汉字与中华文明”为题作了专题讲座,概述了语言、文字、社会、文明之间的关系,交待了文字与文明这一背景议题,从根与缘两个角度分析汉字与中华文明奠定、传承、传播的关系,重点解释了汉字与经典、印刷术、科举的关联,探讨了多语性、双言制、言文关系、文化记忆、汉字仿制等概念,然后以“夏”字为个案展示如何践行“解一字即作一部文化史”理念,最后从汉字圈、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的历史互动阐述汉字文明的当代价值。

  讲座以深入浅出的学术视角和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引发在场师生、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思考,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陕北公学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起点和精神原点。本次活动通过理论宣讲、文化普及与实践联动,彰显了百年名校“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初心使命。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本次讲座为云岩教育注入了优质资源与创新动能,希望能持续深化校地协同,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基础教育改革同频共振。

  贵阳市云岩区教育系统教师代表、人贵实小全体教师及家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在黔部分校友共3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 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