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是风吹麦浪的声音。
在重庆潼南区新胜镇圆通村小麦种植基地,大片的小麦已经成熟,饱满的麦穗随风舞动。田间地头,种粮大户正在抢抓农时忙着收割。
潼南区新胜镇圆通村支部书记游希家说,以前他们这片土地是片撂荒地,今年通过集体经济和村支两委的带动种上了小麦,获得了大丰收。
近日,重庆市潼南区的山地小麦进入成熟收获期,层层叠叠的梯田上麦浪翻黄,夏粮丰收。新华社发(黎昭 摄)
据了解,新胜镇通过土地标准化治理,采取针对性措施盘活撂荒地,复耕复种撂荒地面积达1000多亩,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400多亩,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以上,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
得益于现代农业科技的保障推动,撂荒地宜机化改造在不少地方传来好消息。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的田间地头,来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等院校的小麦专家对当地撂荒地宜机化改造的小麦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内江市宏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洪兵说,去年通过宜机化改造,政府提供补贴,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撑,选种、肥料都有补助,预计收益100元到200元钱一亩。
收割、测量水分、称重……一套流程下来,专家们在内江市宏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里测出亩产400.3公斤的佳绩。
作为夏粮最早成熟的麦区,眼下,包括重庆、云南、四川、贵州四省市在内的西南麦区已经大面积开镰收获。目前,收获进度已经过半。
近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哨冲镇的万亩小麦开镰收割。新华社发(飞进强 摄)
听,这是丰收的声音。
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哨冲镇,大型收割机在万亩连片的小麦中来回穿梭,呈现出丰收的喜人景象。
“哨冲”用彝语来说就是麦子生长的地方,竜黑山种植小麦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哨冲镇认真落实粮食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积极提高农业现代化服务水平,2023年投入资金1300万元,实施竜黑山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万余亩,持续做好耕地轮作制度试点项目。
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哨冲镇,农民驾驶农机收割小麦。新华社发(胡文甜 摄)
“今年,专业合作社的17台大型收割机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收割小麦。每台收割机每天可以收割40余亩。竜黑山片区今年共种植小麦1.1万余亩,按照亩产值1000元计算,预计总产达5000吨以上,产值可达1200万元以上。”哨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农科组组长李沿皓说。
在贵州省正安县安场镇兴庄社区,农民将小麦装车。新华社发(赵永章 摄)
在贵州省织金县白泥镇,7000亩小麦喜获丰收。目前,白泥镇机械收割率已达到93%。当地因地制宜,积极引进更加适宜本地土壤、亩产更高的小麦品种。
贵州省织金县白泥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王青青说,当地能够实现机械化的土地在6500亩左右,很多老百姓都自行购买了小型农机。
在贵州省正安县安场镇兴庄社区,农民驾驶农机收割小麦。新华社发(赵永章 摄)
与此同时,为增加土地利用率,白泥镇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小麦收割后接茬种植高粱,保证农时不耽误、土地不撂荒,也让老百姓持续获得收入。
记者:沙青、杨进、曾维、吴斯洋、崔晓强
报道员:王浪、徐明鸣、胡文甜
编辑:吴炜玲、王雅璇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