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州省医药企业的代表,益佰制药(600594.SH)成立至今28年发展以来,以苗药为基础,持续投入研发拓展产品线,现已建成集新型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为构筑起自有技术优势,公司多年来聚焦于药物研发的各项事业,目前已取得不错的成就。2014年10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目前是我国第一个民族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贵州省中药民族药领域第一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填补了国家民族药产业发展工程技术研究平台的空白,实现了贵州中药民族药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苗药创新药物基础和应用研究,苗药新制剂新剂型研究,苗药大品种二次开发,苗药资源保护和开发等方面开展苗药综合研究,获得多项研究成果,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益佰制药成功入选。本次,贵州共有3家企业获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其中益佰制药作为贵州医药龙头企业,也是省内唯一入选的医药企业。
凭借着产品端打造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规模驶入增长快车道。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35亿元,纳税3.34亿元。公司上市至今,累计向国家纳税逾7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9.28%、78.75%、70.96%,品牌溢价能力显著。
技术革新是行业发展的动力之本,人才是革新的根本所在。公司现有员工近700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76%。与此同时,公司着力打造取材洼地,打破僵化思维,采用柔性招才引智的人才方式。2004年3月,公司动用1200万学习资金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联合办学,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贵阳班,公司50名中层管理干部成为了该班级EMBA学员,为公司的发展储备管理后继力量。公司还将专业技术人员送往相关药学院进行专业培训,注重提高公司技术实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坚持工人培训制度,不断加强工人文化素质、修养、技术技能的提高,全公司员工严格按每年300个以上学时进行相应培训,均取得不错的培训成果。
此外,公司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2004年就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并采取了申请专利保护及创建驰名商标等措施,注重发展核心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截止2022年底,公司及子公司申请专利总计510件,已授权并维持有效217件,其中发明专利152件、实用新型41件、外观设计专利24件。拥有国内商标448件,并且将“益佰”、“做足益佰”、“克刻”三个主商标向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我国台湾省提出了马德里注册,共计获得34个国际商标注册证。“益佰”、“KEKE克刻”两个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做足益佰”、“杏丁”、“康赛迪”、“益佰艾迪”荣获贵州省著名商标。艾迪注射液、金骨莲胶囊、注射用洛铂3项专利荣获全国专利优秀奖,注射用洛铂和艾迪注射液2项专利先后被评为贵州省高价值专利。
2009年,益佰制药被评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12年被评为贵州省第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5年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公司还建立有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于2015年取得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纵观公司的发展历程,多年来公司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在2008年年初的凝冻灾害中益佰第一时间向灾区人民发出慰问,并捐赠60万元,支援灾区;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灾害中,我们冲锋在前,向灾区受难的同胞捐赠了现金共计124万和价值100万的药品;吃水不忘挖井人,益佰制药还全力参与我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公益扶贫,在2011年初的贵州干旱灾情中,捐赠现金280万元;2013年乌当区东风高穴村公共设施建设捐赠15万;2014年向贵州省文史馆捐赠文艺支教款145万;2016年赞助第四届天下贵州人活动100万。2013年在罗甸建设中药材基地栽种珍稀药材——大果木姜子,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为企业原料供应解困,还让贫困农民收获致富经验。
2020年初全国各地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不少地方仍面临医疗物资紧缺的状况。社会各界爱心捐助,正在成为缓解物资供应难题的重要补充。作为贵州医药工业龙头企业的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抗疫情实际行动。公司总部向贵商总会捐赠价值66万元的药品;益佰各地分公司陆续在多个省市向各级医疗单位捐款、捐赠金莲清热泡腾片等药品以及医疗物资逾千万元,有效提升了对社会关爱,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服务能力。
未来,益佰将继续立足药品制造领域,夯实制药主业,形成以化药、中药和生物药并举的综合性制药企业。同时,不断向医疗服务和大健康产品两个领域拓展进军,形成“一舰双翼”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