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位产业” 集聚人才蓄能——六盘水市靶向发力构筑产才融合高地-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聚焦“首位产业” 集聚人才蓄能——六盘水市靶向发力构筑产才融合高地

2023-07-14 10:32:31  来源:贵州日报

聚焦“首位产业” 集聚人才蓄能

——六盘水市靶向发力构筑产才融合高地

  采煤一线,年轻的技术工人正操控机械进行作业;农业车间,“95后”研发团队研制的刺梨产品正打包上市;学校课堂,青年学子在实训中认识新型煤化工……

  人才聚,企业兴,产业旺。近年来,六盘水市依托煤炭、煤电能源、装备制造等“首位产业”,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依托本科、高职院校,积极培育产业人才,建立“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机制,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形成产业和人才双向成就、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在凉都扎根,在工作岗位中挥洒青春汗水。

  校企合作产学双赢

  “把课堂搬到在企业的工作现场,身临其境地学习,这样的‘上课方式’令人难忘。”回忆起在贵州盘兴能源开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实习的日子,六盘水师范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冉行十分开心,“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通过2至8个月的实习,优秀且有意愿留下的学生便可上岗就业。”

  当前,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如何有机衔接,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六盘水师范学院探索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学科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共赢”,让人才根植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

  无独有偶。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多渠道搭建校企供需对接平台,以产业需求打造特色专业集群,开设“订单班”,让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成为解决就业问题与产业人才缺乏的有效途径。

  所谓“订单班”,就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理解理论,提升技术技能。目前,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各个特色专业都与领域内的龙头企业签订开设了“订单班”。

  “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技能人才培养走上了‘快车道’,而人才培养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蓄能池’,形成良性互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李月忠介绍,下一步,学校还将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共享、技术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的深度合作关系。

  技能培训磨砺成长

  “我是‘00后’,我的理想是回老家做一名采矿工人。”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系的实训室里,22岁的黄佳佳正熟练操作着综掘机。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黄佳佳有着清晰的目标,并不断朝着方向迈进。

  前不久,黄佳佳所在团队获得了“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在他看来,成绩源于学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技能培训方式。这些年,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组织过多次技能培训,参加了不少比赛,技术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近3年,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和省级三等奖以上63项。

  以技能强发展,以人才创未来。“着眼于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人才水平”,不仅是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改革,也是六盘水市夯实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的有力方法。

  近年来,六盘水市以龙头企业、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单位为载体,扩大培训对象和工种范围,按照人社统筹、企业配合、市场决定、群众参与的原则,通过企校合作、校校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着力打造“凉都创业”“凉都家政”“凉都电(焊)工”“凉都铝业”等地方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品牌,致力以特色技能培训让参培人员掌握独具优势的一技之长,增强参培人员就业竞争力。

  参加过“凉都技工”培训班的学员陈贵洪说,“通过培训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能拿到等级证书,不断适应发展需求,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的发展都有很大作用。”

  筑巢引凤集聚人才

  产业因人才而兴,六盘水深谙此理。

  为了破解人才供应不足难题,六盘水市拿出“硬政策”,以迭代升级的人才政策优势持续“抢滩布阵”。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意见》《六盘水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六盘水市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从政策制订、制度保障层面引才,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筑巢”凉都。

  用好人才,是答好招才引智的“基础题”。如何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

  六盘水市分类施策,全面收集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通过持续推进实施高层次青年人才和市管专家培养计划,着力挖掘全市青年高层次人才潜力,累计纳入培养对象2200名,命名市管专家223名。目前,全市建有国家级平台及院士工作站6个、省级人才平台15个,申报各类项目获批281个,年度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突破1000件,每万人专利拥有量增长246.15%。同时,打造了面积约400平方米的实体化“人才之家”,整合“96567”人才服务热线,为人才提供诉求办理、研讨交流和项目合作的服务平台。

  人才纷至沓来,产业蓬勃发展,这是一种同频共振,也是一种双向奔赴。通过人才引进方式来到六盘水的优秀博士生雷以柱,目前已成为煤炭洁净利用领域的领军人物,带领六盘水师范学院的莘莘学子不断探索煤炭洁净利用的奥秘。“我要满怀感恩之心,坚守育人一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六盘水市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雷以柱表示。(记者 向秋樾 胡耀元)

[责任编辑:邓娴 刘昌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