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防汛抗旱的关键时期,我州聚焦督导反馈问题,高位部署,全力抓好防汛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加强排查治理,筑牢防汛安全底线。全州水务部门牵头加强水库安全运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排查闸门启闭、溢洪道堵塞、泄洪通道不畅、坝下埋管渗漏、近坝岸坡失稳以及害堤动物危害等重大隐患,切实做到真查、真改、真落实,问题清单化,及时落实整改措施。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规范群测群防监测制度,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率,及时做好监测数据的分析工作,发挥监测数据的临灾预报作用,真正起到指导防灾的效果。同时,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至村民手中,让受威胁的村民知道灾害发生时的撤离路线,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
完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凝聚防汛抗旱整体合力。我州印发了《关于印发黔西南州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的通知》,调整完善了县、乡镇等各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充实了各级防办专业人员,确保与辖区防汛抗旱任务相适应,做到有名有实。印发了《黔西南州防汛抗旱指挥部会商制度》,明确工作会议、联络机制、公文管理、预案修订、培训演练、督导检查、值班值守、会商研判等11项规定,确保防汛抗旱指挥部运转顺畅。进一步完善了城市防洪防涝指挥体系,明确指挥机构具体职责和相关部门工作分工,理顺与同级防指的指挥关系。
扎实开展督查检查,确保安全度汛。州防汛抗旱指挥部8个督查组下沉一线,按照“四不两直”的原则,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强化随机抽查和暗访,真督实导。截至7月11日,州、县两级共派出督查检查组2326组(次)、组织6522人(次),对水库、水电站、尾矿库、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水文站、气象站、码头渡口、避灾场所、景区、学校、工矿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共查出一般隐患3862处,已整改3697处,其余165处已采取防范措施或正在加快整改中。
聚焦水库防汛安全补短板,抓实下游河道安全管理。各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把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工作作为防汛抗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组织水务局、水电站、各有关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及相关村委会(社区)开展会商分析研判,找准泄洪、放水期间对下游河道的影响范围和风险隐患点,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编制泄洪、放水预警方案,提前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截至目前,全州4座大型水库(含在建)、23座中型水库(含在建)、201座小(1)型水库(含在建)、22座小(1)型以上水电站均已逐站逐库、逐级逐岗落实度汛安全职责,把责任落实到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度汛准备、防洪调度和应急处置等各个方面。
加强宣传引导、业务培训、应急演练,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各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农村“大喇叭”、广播“村村响”、手机短信等应急广播手段,高频次发布气象预警、灾害预警、风险提示及避险避灾自救知识,确保防汛预警信息全覆盖、无死角。同时,扎实开展培训演练工作,截至7月2日,全州共举办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培训13班次,培训人员403人(次);举办各类防汛抗旱业务技能培训26班次,培训人员1261人(次);共落实163支、5492人应急救援队伍,共编制修订防汛防洪应急预案3180个,开展应急演练2267场,推进共训共练、专群结合,确保关键时刻队伍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记者 杨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