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烟梦”在路上-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追逐“烟梦”在路上

2023-08-31 19:28:30  来源:安顺市烟草专卖局

  走进贵州省紫云县猫营镇所寨,一片90亩的苍翠烟田像一道道屏障错落有致地映入眼帘,10万棵烟株如诗的韵律般成排成队,田间管理标准精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经验丰富的老烟农的烟地。其实呀!这是今年的新晋烟农张仁发的烟地。

图为张仁发和他绿油油的烟叶。(陈隆 摄)

  偷师学艺强本领,走上种植烤烟路

  前几年的张仁发还在浙江进厂打工,看到村里种烟的都挣到了钱,就下定决心向他们学习种烟技术。从2021年开始,从栽烟、管理到卖烟,他都打着“免费劳动力”的旗号去其他烟农家帮忙,“偷学”他们的技术。

  “老张虽然是来帮忙的,但比我们都起得还早!”提起这位勤学奋进的“好学生”,其他烟农都十分佩服!

  某次,紫云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烘烤主管来到猫营镇牛场坡烤点进行烘烤曲线设置培训,张仁发当时已经在赶往县城办事的路上,一接到电话就立马往回赶,赶到时他满头大汗,手里还拿着一本厚厚的已经被翻旧了的笔记本。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忘记的时候翻一翻,就想起来了!”面对大家的夸赞,他害羞地挠了挠头。

张仁发为种烟修建的蓄水池。(陈隆 摄)

  近年来,从井窖式移栽、精准施肥、烟株结构优化到烘烤,他没有落下一个环节。春去冬来,冬去春来,蛰伏两载、勤恳好学的他终于掌握了种烟的各项技术要点,以满身武艺出师种烟!

  “我有信心,今年先从90亩种起!”他语气果断,眼神坚定。

  攻坚克难做准备,只为东风拂烟地

  “没有条件,我就创造条件!”这句话,张仁发常常挂在嘴边。

  学到技术以后,本以为万事俱备,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但新的问题也随着进程的开展接踵而至……

  所寨的烟地集中且土质好,但是路况太差,车子无法进入,采烤时耽误拉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他的争取和紫云烟草的努力协调下,最终争取到当地政府3.5万元资金修路,让烟叶一采下就能很快“到家”。

  “今年没怎么下过雨,移栽后仅靠集雨池也没办法满足9万多株烟的生长。”解决了路的难题后,他开始琢磨着如何解决种烟用水的问题。

  说干就干。张仁发投入1.8万元修建了一个230m3的蓄水池,储量230吨水,能满足380亩烟地3次施肥用水;还配备了水泵和3000米长的水管,让烟苗随时随地都能“喝上水”,解决了灌溉缺水、运水路远的后顾之忧。

  “其实有人劝我,说第一年种烟,没有必要投入这么多钱,但真的方便了很多,万一干旱也派得上用场!”张仁发说。

张仁发在烤房打捆刚下炕的烤烟。(陈隆 摄)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由于紫云县降雨稀少,4月下旬烤烟移栽时,在天干地旱别人都在为用水问题焦头烂额时,他已经全面完成移栽;在别人的烟地缺窝少苗的时候,他的烟地已是一片生机。

  如今的所寨烟地对面坡上,一个方方正正的水池坐落于此,一根根四通八达的管子延伸至各块大大小小的烟地,编织出了一幅美丽的几何画卷。

  把家安到烟地旁,深耕易耨育“烟娃”

  移栽后,张仁发就在烟地旁租了一处小房子,只有家里有事时才回去一趟。大家都开玩笑地说,“老张长在了烟地里!”当问到他家烟长得如此喜人的诀窍,他笑答:“种烟就像带娃娃嘛,你带得好,它就长得好!”

  每天凌晨7点,天刚破晓,老张雷打不动锁上门就去烟地看看瞅瞅。“肩上扛着锄头,兜里揣着肥料”成为了他的标配。针对状态不好的烟苗,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或者更换;看到长得弱的,长得慢的,他就酌情施点“偏心肥”;发现垄体散塌、培土不实的地方,他就来上两锄。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使得他的烟株群体整齐度和长势都大大提高。

张仁发在烤房里未下炕的烤烟。(陈隆 摄)

  前期田管时,他细心检查烟株生长状态及染病情况,手机里拍下用于咨询技术员的烟株图片一张又一张。到了田管后期,他带上工人打顶打脚叶时,叮嘱操作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一遍又一遍。

  不论是头顶烈日骄阳,还是脚踏雨水稀泥,或在精准施肥,或在病虫防治,又或在打顶抹芽,总能在烟地里看见张仁发忙碌的身影。

  “老张虽然年纪大,种烟却比年轻人都扎实!每个管理环节都百分之百按标准进行操作。”说起张仁发,烟技员薛荣十分肯定。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张仁发实现了他的“烟株梦”。近期已开始烟叶采烤,预计今年他的90亩烟地能烤出烟叶2.5万斤,实现纯收入16.8万余元。

  张仁发坚信,自己会在采烤中“烤”出满意答卷,与其他烟农一起,描绘出仓库烟叶金黄、烟农生活富足的美好画面!(唐鸿吕)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