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六强六化”打造惠黔消费协作样板-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黔西南州“六强六化”打造惠黔消费协作样板

2023-09-04 18:32:10  来源:黔西南日报

  黔西南州抢抓国家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发展先机,聚焦“强基兴业、提升消费、惠民增收”,与广东省惠州市紧密协作,推动消费帮扶拉动内需提档升级,东西部消费帮扶再上新台阶。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社会推介了106个2022年度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贵州省两个案例入选,黔西南州《“六强六化”打造惠黔消费协作样板》为其中之一。

  强化政策保障,健全帮扶体系化。将规范产品销售出口、补齐流通环节短板等作为协作系统工程和乡村振兴发展推进引擎“常抓不懈”。规范产品销售出口。收录整理优质产品销售出口名录数据库,采取要求收录产品必须是已获有机农产品认证或具备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且原产地必须是黔西南的方式,按照300元、600元标准设置组合礼包和入库后统一销售出口。2021年以来,惠州市共采购、帮助销售黔西南农产品价值达66.87亿元。补齐流通环节短板。围绕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开通兴义-惠州航空货运专线,建成投运黔西南州粤港澳大湾区蔬菜配送中心,实施6个县级仓储冷库设施项目并配备冷链配送车辆,补齐流通配送“最后一公里”,助力构建贯通城乡、安全有序的流通配送体系。引导市场主体建设。引导贵州放心粮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惠建成投运“黔货出山”前置仓并与当地配送机构合作,推动优质黔货从“深山”走向大湾区市场。同时,引入惠州市世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进行规划建设,推出悬崖酒店等旅游新品和攀岩等项目集群,不断擦亮黔西南“山地旅游”形象。

  强化基础支撑,培优帮扶产业化。将筑牢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作为助推消费帮扶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财政援助资金6.0885亿元,对茶叶、蔬菜、薏仁米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配套和完善,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目前,200个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已竣工投用。打造“四子”供应基地。以粤港澳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标杆,引导景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果盘子”供应基地,盘活产业发展资源。目前,已打造“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果盘子”供应基地38个。突出园区主导发展。开展粤企入黔“双百”行动,集中签订“黔货出山”消费订单并同步引导惠州市维冠商贸有限公司、惠州市铭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共建产业园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形成兴仁薏仁米、普安红茶、安龙香菇、望谟板栗、册亨茶油、贞丰花椒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目前,惠黔两地已合作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

  强化产销对接,实现帮扶市场化。将“黔行千里、惠通未来”联动作为拉动市场有效消费“重要抓手”。平台合作促销。组织企业参加广东(惠州)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博览会暨手信产品展销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展会并同广东东西部协作产品交易网等产销平台合作,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今年以来,通过展销会等销售普安红、薏仁米等产品达1.2亿元。建馆合作促销。在惠州市联建、共建“水墨金州”黔货出山体验馆58个,通过开展电商助销活动等方式,提升黔西南州特色农产品在惠州市场的知晓度、接受度、青睐度。今年以来,已开展电商助销活动243场次,销售特色农产品1.32亿元。机构合作促销。加快“进入深圳市、对接珠三角、联结粤港澳”步伐,通过在惠州市启动实施“黔货出山”前置仓建设并与当地配送机构合作的方式,实施靠前服务,引导优质黔货从“深山”走向大湾区市场。目前,已销售特色农产品0.6亿元。

  强化标准建设,提档升级品牌化。将培育打造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品牌效益作为助力品牌强农“行稳致远”。打造区域公用品牌。采取“有标采标、低标提标、无标创标”等方式,打造形成“水墨金州”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壮大“普安红”等优质产品子品牌,助力农产品走出价值洼地。目前,共培育“兴仁薏仁米”“金州小黄牛”等42个优质产品子品牌。推进绿色产品认证。针对企业在开展绿色产品认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对接认证机构,协助、指导企业开展绿色产品申报认证工作,为企业解决绿色产品申报、认证方面的问题,推动“产品”向“品牌”转变。目前,已成功申报绿色食品29个、中绿华夏有机认证产品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9个。

  强化激励引导,助企纾困立体化。将注重调优消费帮扶奖补政策、农业政策性保险作为助企纾困专注发展的正向“激励引导”。增加保费资金纾困。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财政配套补贴支持力度,按照“保重点、保基本”的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配置,合理确定品种和规模,助企纾困。目前,保险保费州级配套补贴资金已从2021年的1654万元增加至今年的1752万元。扩大保险范围纾困。投入财政补贴资金3200万元,完善保费补贴品种体系建设,

  推广地方特色“兴农险”,扩大保险范围,提高农产品保险覆盖率,助企纾困。目前,已将中药材、肉牛等18个特色农产品纳入承保范围。加大消费奖补纾困。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4810万元,重点对带动产品供应链和品牌建设、人才培训、活动推广的经营主体进行奖补激励,助企纾困。

  强化联农带农,助农增收长效化。将完善联农带农富农强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有效增收作为根本“扣好扣子”。利益联结助农增收。依托东西部协作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生产平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现代产业发展方式,发展“短、平、快”坝区蔬菜、水果产业并销往江南、海吉星等重点产品销售市场,实现“销售有渠道、企业有效益、农民有增收”。目前,已销售产品4.57亿元,带动脱贫人口5616人,吸纳劳动力就业3676人。援建项目助农增收。以山地高效农业为载体,依托东西部协作援建产业项目,培育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驶入现代产业发展“快车道”,为“三类人员”积极创造就业增收机会。目前,已帮助解决就业103065人次。(记者 尤立宪)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