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南明
“为寻胜地一登楼,四面云山尽入眸。”从老城南明甲秀楼向四周环视,河流林草绿色盈盈,意境悠远。遥望花果园,亿元级楼宇耸立,跳动着经济向上腾飞的脉搏。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经济是城市的体魄。古朴小院与高楼大厦共融共存,清风雅韵与奋楫争流交相辉映,涵养出南明内敛又奋进的城市气质,勾画了人文与经济双向促进的城市发展新局面。
传承有脉
在南明,有一座南岳山,又名长寿连山。登山见高,可望南明城灯火璀璨,山川绵延。早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修南岳山寺的碑记中就曾记载:“全黔诸峰,南岳为最。下视南明,光如向练。”
甲秀楼美景
甲秀楼下,南明河蜿蜒流经,作为贵阳市母亲河的南明河,五百多年前,一代宗师王阳明就在这里留下了“隔水樵渔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的诗句。
与山相安生,与水共流长。千百年来,老城南明孜孜不倦、努力生长,汇聚了最传统与最新潮的文化精华。坐落南明河畔的甲秀楼,好比贵阳的“文化根脉”。推进中的甲秀楼翠微片区改造提升和“一河一道两片”建设,将以甲秀楼为核心,聚力打造“筑城魅力客厅”,既承接过去人文荟萃的底蕴,也致力于构建新时代南明人的精神家园。
回溯历史,400多年前贵州巡抚江东之在筑建造甲秀楼,目的是“以培风气”。据传甲秀楼建成后,筑城添美景,人文蔚起,向学之风日盛,以培风气初衷实现,历代文人墨客流连。清代诗人袁枚《随园诗话》载有鄂尔泰《甲秀楼》诗云:“鳌矶湾下柳毵毵,芳杜洲前小驻骖。更上层楼瞰流水,虹桥风景似江南。”据记载,自甲秀楼修建后,贵州出了“两文一武”三位状元,七百进士,六千举人。
时至今日,甲秀楼已然成为贵阳地标性建筑,是寻访筑城文化不可或缺的篇章。而南明也因英才荟萃精进不休,2022年入选贵州省“千”层次人才18人、占全市67%,“三上”企业R&D人才数居全省第一,“人才第一资源”上的独特优势,让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在与甲秀楼对望的花果园里,10万平方米的亚太中心创新活力涌动,124家大数据、科技型等企业的入驻,为南明发展插上腾飞之翼。2018、2019、2021、2022年南明区连续入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20年上榜“中国县域科技创新百佳县市”榜单,获批国家级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发展动能澎湃。
千百年来,人文经济相生相融,造就了南明既脚踏实地又开拓创新的独特气质。
赖永初早年随父赖嘉荣来到中华南路大南门口开设钱庄“赖兴隆”,后来创办恒兴酒厂酿造“赖茅”,成为始创赖茅酒、茅台酒创始人之一;贵州“富商南百万”戴蕴珊在中华南路独资开办“怡兴昌银号”,后又与他人合资开办“贵州银行”;“老干妈”陶华碧租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办起了食品加工厂,让辣椒风味飘香世界……由此可见,南明商气炽盛、传承有脉,人文滋养使得南明企业敢勇当先。
如今,越来越多的奋斗者在南明生根发芽,目前民营市场主体总量超17.3万户,民营企业超9万家,是贵州民营经济最发达、民营企业最集中的区。南明重点布局南明河滨河经济带和花果园、大南门、大十字、河滨、首钢、火车站六大城市商圈,加快推动华润万象城、恒鹏世界·梦之城等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以不断更新搏击新时代商业浪潮。
业以文兴
建筑灯光美轮美奂、街巷之间人来人往……这个夏天南明的青云路步行街火出了圈,每日30000+人打卡,荟聚各类美食、娱乐、文创的青云市集成为顶流。
市民游客在南明区青云市集内休闲游玩
时间倒回两年前,这里还是贵阳最出名的夜市之一——青云路夜市,青云市集是原贵阳老针织厂的老旧厂房。响应城市旧改、退街入室等政策号召,以脏乱环境的“退”换来了文商旅产业的“进”。
据介绍,步行街开街以来,荣获了2022年省级夜间经济聚集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等称号,青云市集成为贵州省首家集贵州特色餐饮小吃、酒吧娱乐、电竞网咖、文创体验、青少年运动体验等一站式体验综合街区,现有商户数量295余家,开业至今总销售额已达4.36亿元,总客流1150万人次。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南明持续将文化传统转化为城市动能,聚力打造“阳明文化”“之洞文化”等文化IP,2022年基本完成对辖区地名遗产57处、文物历史30处、历史名人23位、红色文化9处、书院名校10处、历史事件7件等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并积极推动活化利用,让“老树”也能开出“新花”。
经济是城市的体格,人文是城市的灵魂。如今,南岳山下生生不息,发展优势更加彰显;南明河旁逐浪而行,前行脚步更加坚定。
联积电子“电子纸新型显示”项目正式投产;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4.71亿元,同比增长19.07%;上榜《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百强榜单……老城南明古朴美好的背后,是昂扬向上的城市基调。
工业园区里,贵阳臻芯科技限公司无尘生产车间各条智能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工作人员忙着进行半导体封测,该公司今年重点推进的“半导体研发生产项目”预计在10月底正式投产。打造以新型显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和以振兴贵州中医药创新发展为目标的生物科技(食药同源)“一主一特”产业,是南明在新型都市工业上的开拓探索。
建筑工地上,塔吊林立,以城市更新为抓手,以兰草坝片区、二戈寨东站货场片区为试点,南明聚力推动城市拔节生长,打造高品质生态旅游与居住空间,在带给居民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的同时积极推动产城融合,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近期,南明区倾力打造的又一特色街区——曹状元街区(含曹状元街、护国路、南横街片区)将全新亮相。该街区将历史文脉和可持续的市场化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从场景、情景和意境出发,在延续人文精神基础上打造最具文化特色、最显古韵风情、最富文化活力的文商旅融合高地。
人为标尺
“中国近代教育之父”的李端棻出生于贵阳,后葬于南明区永乐乡。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在全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月,李端棻与唐尔镛等人发起成立贵州教育总会筹备会,推动了贵州近代教育的发展。此外,他还是京师大学堂首倡者,贵州通省公立中学、贵阳师范学堂等创办人之一。
花果园双子塔
或因于历史渊源,南明人从来都重视教育发展,把教育上升到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全力以赴擦亮“学在南明”品牌。2022年,南明区32所学校授牌“省公办强校培育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连续五年位列全市第一。
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已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因素。
在南明,物质日益富足与精神逐渐富有密不可分,各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书画室、舞蹈室、阅览室、健身房等功能区,居民群众有了更多文化体验空间;依托区文化馆、区图书馆等部门,开展点单式配送演出、培训等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匹配、优质均衡。
坐落于南明区花果园大街99号的六悦美术馆8月正式开馆,建构属于自己独有的艺术形态,打造成以公共美育为主导的公益性美术馆,为更多的市民和游客提供文化的滋养和惬意的生活方式。
电力巷中,一家家品牌小店隐藏其中,年轻时尚的咖啡与老建筑和谐融为一体,让市民在工作生活之余,品味“慢生活”的舒适惬意。翠微园里,“五韵黔茶”文创茶盲袋体验、“古韵悠扬”国风雅集音乐会、“茶扇生花”复古团扇制作等体验式活动,引得不少市民游客争相参与。
当然了,你还可以趁着好天气去看心仪的电影,去路边听一场音乐会,听相声、看展览……历史和文化基因自然而然地融进南明城市肌理,无时无刻不带给人丰富的生命体验。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南明向来广纳贤才,为来到这座城市的企业和人才提供提供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一站式”服务,以最真诚的人文关怀让这里成为投资兴业、创新创业和安居立业的热土。
大力推动社会数字化治理,持续巩固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让老百姓成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评判者、获益者。持续推进“养老、托育、家政、文体、中医药”五进社区,让每一个家在南明、驻足南明的人有更美好的生活体验、更深沉的情感寄托,实现更高水平的民生发展。
9月,城中心阿哈湖湿地公园秋色初染,流水潺潺,一曲诗吟一曲烟,这是独属南明的美。人文和经济良性互动的新实践,必然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凝聚新的内在动力。南明将焕发“忠诚实干、团结担当、奋勇争先、敢于胜利”的新时代南明精神,以文化为城市发展赋能铸魂,让环境更优、城市更靓、产业更兴、生活更美。(撰文:王丽霞 图片: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