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生态 “富”了口袋——建行贵州省分行“金融+生态”打造和美家园-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美”了生态 “富”了口袋——建行贵州省分行“金融+生态”打造和美家园

2023-09-27 17:00:59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初秋的贵州万峰湖,绿树青山环绕,碧水蓝天相拥。谁能想到,多年前,由于网箱养殖无序发展,生态恶化,这里的水质被严重污染。

图为贵州万峰湖景区。(杨怡明 摄)

  在最高检公益诉讼的推动下,黔滇桂三省(区)协同开展退渔还湖综合整治工作,并鼓励渔民上岸转产。随后,许多渔民转变思路,开拓新领域。

  在此背景下,“为万峰湖流域产业链主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成为建设银行在当地服务乡村振兴的突破点。让新型渔业养殖户抛开后顾之忧尽情施展拳脚;用金融“列车”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贷”动黔货出山;支持湖岸生态旅游联动,让林下康养拥有更多“形态”……一系列举措落地实施,如今已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我们开始跟踪万峰湖综合治理项目,截至今年8月29日,累计对万峰湖周边流域大中型核心企业投放贷款4.69亿元。”建行贵州省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主任陈志刚说。

  渔业养殖的“新想法”

  在退渔还湖综合整治下,万峰湖重现生机。但随之而来的,是当地水产市场产量急剧下降,市场需求如何满足?世代从事打渔的渔民生存问题怎么解决?

  “陆基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是贵州黔方有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黔方有渔”)负责人李攀的新想法。在李攀的基地中,有着数百个黑色圆桶,在这里,他探索出高密度陆基循环水生态养殖法,打破传统养殖方式,以生态环保的圆桶为载体,发展“节水节地”的离岸淡水养鱼。

  “很多人不相信在贵州这个地方能做到。”李攀说:“陆基循环水生态养殖占地面积小,用水量少,养殖密度大。养殖过程中通过科学化、智能化手段可以有效过滤鱼的粪便和残饵,调节水质的亚硝酸盐、酸碱值等数据,在降低养殖风险的同时保证鱼质鲜美,还不受季节影响,产值是传统池塘养鱼的13倍。”

  对于李攀来说,有想法仅是第一步,新成立的水产品养殖企业投资较大,资金筹集问题成为横在眼前的主要难题。

  建行黔西南州分行多次前往项目现场实地考察,对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逐一分析。2021年10月28日,为黔方有渔投放90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用于公司新建“陆基生态渔业‘三产’融合项目”。

  “这一项目通过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规范渔业生态过程、确保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全力打造陆基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活鱼仓储基地,通过工业化模式生产的无公害、有机水产养殖产品,实现水产养殖的工业化、生态化和集约化。”据建行黔西南州分行副行长陈勇介绍,去年,为确保该生态渔业项目顺利运营,该分行继续为公司投放4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企业生产经营。

  “我们累计投放1.3亿元为万峰湖带来‘三变’。”陈勇表示,“一变”是从万峰湖传统的网箱养殖方式向高科技陆基生态养鱼转变;“二变”是个体渔业养殖户向能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的渔业龙头企业的转变。项目直接带动500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低收入农户,辐射带动800户当地群众就业,实现每户每年增收约3万元;“三变”则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订单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蔬菜产业作为黔西南州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正成为不少渔民“转产”后的优先选择。

  一大早,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黔西南州配送分中心就热闹起来。分拣器上“旋转跳跃”的香菇、传送带上被“逐一把关”的小红尖椒、泡沫箱中被360°洒水保鲜的翠绿韭菜……大箱小箱的蔬菜正等着被打包,通过冷链运输到各大商超。

  图为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黔西南州配送分中心,工人正对香菇的大小进行筛选、分类。(杨怡明 摄)

  “以前,我们不敢种太多蔬菜,只能选种适合当季生长的部分品种。蔬菜集中上市时价格低,卖不出好价钱,又没有保鲜冷藏仓库,眼巴巴看着蔬菜烂在地里。”这曾是困扰黔西南州农民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当地政府、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农户苦苦思索怎么破局。

  图为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黔西南州配送分中心,工人正在传送带上分拣红尖椒。(杨怡明 摄)

  转机出现在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黔西南州配送分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菜篮子’项目”)应运而生,这是全国建设的16个粤港澳“菜篮子”配送中心之一,也是全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之一。

  据贵州义龙新区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龙农投”)副总经理江淼介绍,“菜篮子”项目建设目的是通过收集全国市场行情信息,打造农业信息共享平台,指导整合周边农特产品产业种植,打造订单式农业,并通过对农特产品进行分拣、清洗、切割、包装、质量等级筛选、检疫检测,打造蔬菜从基地采摘、分拣保鲜、冷藏运输、到餐桌的流程化模式。

  今年初,“菜篮子”项目建设遇到资金难题。围绕“产业+金融+数字化平台”发展思路,建行黔西南州分行聚焦资金紧缺痛点,组建专班,积极跟进,成功为义龙农投投放固定资产贷款2亿元。

  “若不是建行关键节点的资金支持,一旦资金链断掉,‘菜篮子’项目将无法继续推进,我们公司基地6000多亩蔬菜,还有20万亩坝区农产品销路可就成了难题。”江淼感慨地说。

  事实上,解决当地农户就业、助力周边新市民加速融入亦是“菜篮子”项目建设的一项初衷。据统计,在蔬菜分拣、包装、发货等环节,“菜篮子”项目为周边8000多名异地搬迁新市民提供大量的长期就业岗位。

  50多岁的王阿姨是韭菜打包线上的工人。从交谈中得知,她在这儿工作已两年有余。在王阿姨看来,这份工作带给她更多的是安心,离家近、稳定、收益可观等诸多好处让王阿姨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资金支持‘菜篮子’项目仅仅是第一步。”陈勇介绍,建行黔西南州分行还以助力“菜篮子”项目为契机,沿着产业链梳理核心企业、种植户、小微企业、新市民等客群,深入分析和研究,聚焦产业链客户提供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建行黔西南州分行不断拓展蔬菜产业链上客群,目前已成功开立合作社和农户账户100余户,并为其中56户农户提供“裕农快贷”支持,贷款金额合计2333.76万元。

  林下康养的“新模式”

  如今,康养休闲正成为不少人在闲暇时光的新追求。兴义市万峰林和万峰湖等景观,为发展林下康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鲁屯镇的云屯生态体育公园(以下简称“云屯公园”)是附近居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集生态康养、休闲度假康养、户外运动康养、温泉康养等为一体,旨在打造“森林康养+”产业。

  通过加强扶持引导服务,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推动黔西南州旅游产业发展,是当地建设银行支持万峰湖周边配套产业的又一举措。

  据建行黔西南州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陈倩介绍,为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建行黔西南州分行已向云屯公园投放1.39亿元贷款,支持其丰富景区业态,打造林下康养基地,振兴传统工艺,并带动当地新市民就业。截至目前,云屯公园吸纳新市民及周边上岸渔民就业96人。

  “坚持市场化方向、顺应旅游消费新趋势、推动资源要素集约集聚是我们的主要思路。”据贵州万峰(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粟兴新介绍,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景区发展布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快产品业态创新升级,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着力构建全域康养旅游发展新格局。

  如今,以“金融+生态”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已在贵州初显成效,对建设银行来说,持续强化乡村振兴示范作用、逐步拓展至万峰林及周边区域、不断完善相关管理运营机制,是下阶段将万峰湖打造成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的接续性举措。

  “今年,我们会紧盯万峰湖沿岸实体项目,动态进行信贷支持,年底完成对万峰湖周边重点市场经营主体的全部对接,实现涉湖周边贷款投放突破7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达到8000万元。”建行黔西南州顶效支行行长许久珩表示,同时将万峰湖沿岸“裕农通”服务点联合打造成“法治宣传点+金融服务点”,把公益诉讼、反赌反诈、金融知识送进田间地头、带进农民心头。(记者 杨怡明)

[责任编辑:刘昌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