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泉:“智”改车间 “志”产好水-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泉:“智”改车间 “志”产好水

2023-10-07 10:45:04  来源:贵阳日报

  营业收入从2002年的上百万元增长到如今的上亿元,年产桶装水1080万桶、瓶装水1.2亿瓶、袋装水432万袋……公司的产值、利润、税收均呈上升趋势。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白云区的贵阳贵安民营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十强企业之一——贵州泉天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一桶桶18升矿泉水空桶经过60度热碱水12道工序全方位高压冲洗、12道工序无死角消毒,再由可饮用成品水高压无死角冲洗后进行灌装、包装成品……

  一直以来,贵州泉不断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去年智能化生产线投用后,成为省内首家桶装水生产车间改造达国际化标准的饮用水企业。目前,除省内市场外,公司产品还远销四川、重庆、云南、湖南、上海、广西、广东、海南等地。

  从1998年成立,历经25年发展,贵州泉成为省内饮用水行业龙头企业之一,2003年率先在省内水行业推广和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国家测量与计量管理体系双认证,先后获得“贵州知名品牌产品”“贵州省著名商标”“贵州省行业最具价值品牌”等称号。

  20多年时间,把一个仅有8平方米的“小门面”做成在贵州市场举足轻重的饮水业品牌企业,贵州泉天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游宁认为,这与公司一直生产天然、环保、健康的好水密不可分。

  在贵州泉,“顾客至上”一直是最重要的服务理念。从2005年开始,贵州泉就深知要用高科技“武装”自己,走现代化企业发展之路。为此,企业不惜花重金引进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的“温州新特饮用水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成立信息中心,从2006年起全面运行,通过来电显示设备和软件瞬间就能完成客户信息查询、订水、登记、派送业务,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逐步向现代化企业靠拢。

  水的品质也是贵州泉发展的另一“法宝”。

  贵州优良的生态环境、优质的地下水源给企业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机会。从2000年开始,贵州泉由企业管理员和相关专家组建成10多人的团队,不断寻找优质水源。团队跋山涉水,历时12年,经过反复比较、检测、论证,最终发现紧邻白云区都拉营、沙子哨的吊堡村有一洞穴,这里的地下水清澈透明、口感甘甜,是不可多得的富锶复合型泉水,公司毫不犹豫地在这里建立了生产基地。

  在生产过程中,贵州泉采用的灌装设备、制水系统整体设备的关键部件均是从发达国家进口。整个制水管道采用进口不锈钢制造,从制水到灌装整个工艺流程均实现自动化控制,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生产而成。

  为确保水的口感品质,贵州泉设立中心实验室,每周抽样检查次数达200次左右,对成品水的微生物和理化指标进行检验,还会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不仅如此,中心实验室还对生产环境及设备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绝不开机生产,严格实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制。部分车间的空气净化级别达到千级,属于无菌车间。

  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贵阳贵安出台一系列利好措施,如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物流成本等,贵州泉也积极抓住当前的大好发展机遇。

  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贵州泉从工艺优化、设备升级,到品质管控、运营模式等,不断尝试创新改革。2021年初,公司建立人资行政中心,引进人才搭建人才资源部团队,建立新的绩效考核机制;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建立贵州泉大数据云平台系统,实现供应链、生产、物流、营销、财务、人资一网通;从2021年起,投资千万余元启动工业2.0升级项目,购置行业内先进的智能化无人值守水处理及罐装设备……

  在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同时,贵州泉还从四川引进其他原材料生产企业,负责瓶盖、瓶胚的生产,不仅减少企业的运输成本,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贵州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天然水资源不仅丰富,还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水行业来说,这里是全国公认最好的水源地之一。贵州泉将充分利用这一生态环境优势,将其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势。”游宁说,公司今年上半年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调整,打造了一款更优质、适合泡茶的高品质桶装水,近期还会推出一款高品质瓶装水,努力把贵州优质的生态产品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记者 张薇 实习生 董买玉)

[责任编辑:邓娴 刘昌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