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青黄相接之地-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在那青黄相接之地

2023-10-16 16:58:02  来源:铜仁市烟草专卖局

  秋来丰收至,农家人倍忙。

  在松桃县盘石镇禾力坪村的一处道路边,成群的人、车有序排在路边,佝偻的老人在田间劳作,风风火火地清理烟地,在清一色沧桑黝黑的面庞中,一张青涩的年轻面孔映入眼帘,显得格格不入。

  (图为工人正在清理龙全刚家烟地)

  27岁的龙全刚在几块烟田间奔走,细心叮嘱工人,虽然只有23亩烟田,但于他而言,这是他整个家庭的食粮。除了要赡养老人,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疫情期间,龙全刚四处奔走谋生,却始终找不到一份安稳的工作供养家庭。2022年年末,在家走亲访友的龙全刚偶然间听到村里的老人谈及种烟的事情,于是,一个油然而生的念头在他心底扎根萌芽。

  “我虽然年轻,但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土地并不陌生。选择在家种烟,一方面是出于生计,另一方面,还是想就近工作,陪陪家人。”诗人的浪漫是把文字组合成优美的篇章,农人的浪漫是在土地上耕种生活的希望,前者用笔墨浇灌梦幻,后者用汗水浸润现实。

  刚开始接触这一行的龙全刚心里十分忐忑,他试探性的摸索着,向松桃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递交了种烟申请,“我永远也忘不了技术人员来看地的那天。”龙全刚说:“当时其他烟农已经逐渐开始深翻土地了,我怕耽误工期,影响烟叶生长,还好每个阶段都有烟叶站的师傅们前来指导我的工作,久而久之,我心里就踏实了。”

  (图为龙全刚家大田长势)

  长坪烟叶站站长杨洁和技术员黄忠和第一次见到龙全刚时有些惊讶,在农村,这样的年轻人很少见,这是他们从事烟叶工作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年轻的烟农,也正是通过这次接触,让他们看到了年轻烟农独具特色的优势。

  “在经验上,龙全刚比不上老一辈烟农,但是白纸易作画,这群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虚心好学,能够把我们的技术落实到位。”黄忠和评价起这个青年,眼里满是赞许,龙全刚虽然是新手,但从土地深翻环节开始,他就一直和技术指导员黄忠和保持密切联系,整地待栽和采烤环节恨不得住在烟田,生怕出一点问题。

  (图为技术人员现场提供烘烤技术指导)

  说到这里,龙全刚有些不好意思,“我是新人,什么都不懂,当时每天要问好几个问题,黄师傅也不厌其烦的指导我,不然哪有今年的收成,现在更要好好打理这片土地,为明年做好准备。”龙全刚回头望着身后的土地,眼里充满希望。

  农村不缺土地,缺的是耕耘的人,劳作少不得汗水,耕植缺的是细微的管理。从翻地到育苗,从移栽到大田管理,从打顶抹芽到采摘烘烤,黄忠和总能见到这个年轻人忙碌的身影,“他或许不是个合格的农民,但他是个优秀的管理者,有章法、有条理、谦虚好学、勤劳谨慎都是这个年轻人的优点”。

  当今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现在靠谁来振兴乡村?今后靠谁去下地种田?”而解决“乡村两问”的关键核心就是解决经营主体培育问题,龙全刚的出现,正是这片土地的一次突破——耕种主体出现了青年力量。

  (图为长坪站站长杨洁<左一>携专家鉴评龙全刚家烟叶质量)

  “年轻人不该抛弃土地。”长坪站站长杨洁感慨,“整个农村都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年轻人心怀梦想奔赴远方,只有老人在坚守土地,这是不对的,历史不能出现断层,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土地,播撒希望。”长坪站站长杨洁回望自己十年的青春,从26岁懵懵懂懂参加工作,到今天承接这片土地,他和他的同龄人耕植在烟草的土地,与许多庄稼人建交,等待着如他一般的青年投身土地,打破这青黄不接的现象,所以当他看到青年烟农龙全刚时,他看到的不止是新烟农,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年青血液的融入,改变的是青黄不接的现状,迎来的将是一片沃土。

  2023年10月,松桃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圆满完成收购工作,27岁的新烟农龙全刚面对收成喜不自胜,他的喜悦传到黄忠和师傅那里时,即将退休的他湿了眼眶,如今再也不是以前瞎摸索的时期了,现在有完善的制度建设、标准的管理措施、专业的采烤工序,传统的产业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焕发生机。

  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如龙全刚一样的年轻人投入乡村、扎根土地,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业、成功于农业,他们通过团队的智慧进行管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生产创业活动,他们是“新农人”,也将成长为“兴农人”,属于新青年和新农人的远不止这片青黄相接之地。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