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以“四好”“四力”推动网络普法走深走实-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毕节:以“四好”“四力”推动网络普法走深走实

2023-10-16 16:31:57  来源:毕节市委网信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毕节市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受众需求,整合工作力量、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平台载体、构建传播格局等措施,切实提升网络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好一支队伍,提升普法战斗力。“法治毕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毕节市着力建强领导机构,成立由市委书记任主任,市长任副主任,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制定“法治毕节”创建实施方案和《毕节市县乡干部法治建设责任管理办法》,制订“1+3”跟踪考核方案,通过“月暗访、季督查”强化督促考核,推进创建工作开展,并凝聚创建合力,构建省级牵头帮扶、市级加强统筹、县级创新探索、乡级做强基础的“四级抓创建”联动机制,有效整合公安、司法、工信、人行、法学会、妇联、团委、工会等普法队伍力量。全市法官、检察官和行政执法人员在办理司法、执法案件中开展以案释法率达100%,组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4082个、培育人民调解员18612人、配备村(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1215名,注册“法律明白人”1.93万人,开展法治宣传文化活动1301场次,化解矛盾纠纷2855件。

  办好一场活动,提升普法吸引力。“全民守法要宣教,生态文明多倡导,法治惠民落实好,遇事就把法律找……”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法治文艺宣传队利用说唱方式吸引广大群众围观。毕节市积极创新探索“车载法庭”“法院检察院开放日”“公益环保诉讼第一案”等机制,不断丰富法治宣传载体。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运用清新平实接地气的语言,设计竞答知识题库,在毕节日报社移动端口推出《网络安全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竞答程序,组织网民参与线上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答活动,吸引13万余人次参与竞答。同时,统筹公安、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力量,组织开展法律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5.7万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87.5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506万余人(次)。

  布好一批阵地,提升普法渗透力。毕节市结合地方实际,建成以宪法、民法典等主题文化公园16个、文化广场206个、文化长廊118个,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教育。为适应更多年轻受众的需求,毕节市创新运用VR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打造了毕节市网络普法线上云展厅,构建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呈现精彩的“一站式”网上普法宣传虚拟空间,开设有网络安全普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解读等普法窗口,深度融合图文、视频、动画、音频等鲜活的网络元素,将苦涩生涩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的视频音符,让观者身临其境、沉浸其中,切实提升观展的体验感和互动性。线上展厅建成以来,共接受11.28万人次参观。

  用好一批平台,提升普法传播力。毕节市整合了863个新媒体平台账号,构建“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真正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网络普法宣传矩阵。拍摄制作全省首部民法典普法短剧《法“点”人生》,将普法宣传融入生活。根据办理的全国首例电捕蚯蚓案情,拍摄普法微动漫《电击蚯蚓摊上大事了》荣获2022年度全国优秀检察网络作品三等奖。培育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账号,“夜郎政法”头条号、“护赫黔言”一点资讯号荣获全国“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荣誉称号,“威宁检察”“毕节检察”微信公众号、“七星关检察”抖音号进入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排行榜前20名,“平安毕节”快手号粉丝已超87万。毕节市纪委市监委微信公众号开设“廉洁小故事”“每周一典”“周日说廉”等原创栏目深受广大网民喜欢。

[责任编辑:李涛涛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