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秀区立足区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文明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让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区融媒体中心共融共通,科学运用“领、融、聚、引、带”五字工作法,不断整合各类资源,高质量推进“两中心”融合发展,以新媒体赋能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乐民生、汇民力、暖民心。
发动组织“领”,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西秀区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两中心”融合专班,充分发挥组织领导、谋划部署和统筹推进作用,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精神文明办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带头做,明确专班成员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安排部署“两中心”融合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在“两中心”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与区直各部门沟通联系,健全完善“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化、管理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形成了共商共建、共融共享的工作模式,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先后印发了《西秀区融媒体中心成立工作专班的通知》《关于宣传推广“西部之秀”平台的通知》《省级双中心融合平台“西部之秀”APP使用说明》,在省级两中心融合平台“西部之秀”APP上实现志愿者招募、注册、登记、文明实践活动动态发布等功能,目前全区共有836支志愿服务队,150258名志愿者,孵化了8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印发《西秀区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暂行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健全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和关爱礼遇机制,明确了对志愿者的评选表彰、激励措施,不断增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创新方式“融”,打造一体发展模式
为让两中心融合发展“融”出特色,“创”出亮点, 西秀区以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资源为基础,创新融入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平台,通过收集大数据信息,及时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有针对性安排志愿者服务项目,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时融媒体中心联系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获取群众关切的热点话题,策划有温度、接地气的新闻报道。通过“两中心”相互借力、抱团发展,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有力线上支撑。如:野广告影响城市文明形象,造成城市“牛皮癣”,给群众带来不便。西秀区组织相关从业人员成立了“便民服务行业协会”,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了“百事通”志愿服务队,吸纳相关从业人员成为志愿服务队队员,免费为辖区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开锁、疏通管道、维修电器等便民服务,工作之余随手铲除“野广告”,有效杜绝从业人员乱涂乱贴。融媒体中心对进行“百事通”志愿服务队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度报道,让野广告“制造者”化身为“治理者”“监督者”,蝶变成为市民群众的“贴心人”。
搭建载体“聚”,“融”聚传播力出精品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挖掘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为融媒体中心提供一线新闻线索与报道。区融媒体中心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精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的新闻线索进行宣传报道,打造出文明实践“来源多元、发布多元、形式多元”的格局。融媒体中心利用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制作短视频、MG动画等各类宣传产品,在省级两中心融合平台“西部之秀”App上开设文明实践板块、西秀新闻公众号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栏、主播有话说等栏目,加大文明实践相关活动的宣传报道,推出爆款新闻产品,将优秀报道推送至各级媒体平台,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截至目前,通过监测信息策划制作了群众关心的融媒体产品120余个,其中《洒落的笑》和《贵州安顺:小小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短视频荣获“讴歌新时代 筑梦新征程”2022年贵州省正能量网络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奖,“助人为乐篇、孝老爱亲篇、见义勇为篇、敬业奉献篇、诚实守信篇”等5个“最美西秀人”的事迹短片被“学习强国”贵州学习平台“新时代贵州精神”栏目采用,短视频作品《安顺西秀:志愿服务,有我!》《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社区|安顺把士村背后的“文明密码”》获得“学习强国”总平台采用。制作的《西秀区“百事通”志愿服务队》等宣传片在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中进行播放。一个个“微心愿”的实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新闻宣传的“化学反应”下,温暖了一座城、点亮了文明路,让西秀正能量持续“出圈”。
以文化人“引”,推动文明实践春风化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行“志愿小哥”服务模式,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四单机制,以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为切入口,通过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综治中心等各类基层阵地资源,深入挖掘、充分发挥本地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思想、新文化、新理论宣传教育,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增强群众情感认同,吸纳全区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例如“理论宣讲二人讲”、北街快板、旧州花灯、“苗语连珠”等志愿服务队把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科学知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变成一个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巧妙的把观赏性和理论性、导向性结合起来,收获了一大群忠实的群众粉丝。“小小讲解员”、杨武乡“红色文化”讲解志愿服务队为群众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故事,其中“王若飞烈士”“红军桥”的故事早已口口相传;张家井村“好媳妇”志愿服务队不仅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好儿媳,也是留守儿童的好妈妈,他们帮助老人改善生活环境,开展儿童心理和课业辅导,带领村民一起开展志愿服务,是群众们交口称赞的“好媳妇”;“明屯嬢嬢”志愿服务队是群众身边最温暖的贴心人,他们带领村民在广场唱山歌、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在潜移默化中让群众厚植屯堡文化。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一场场丰富有趣的文明实践活动,让现如今的西秀大地,汩汩文明清泉涌动,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壮大产业“带”,共享文明实践发展成果
结合全域推进、全面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上下足功夫,大力涵养“文明西秀”。深入推进“四个一批工程”,深化媒体融合,开创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闻专栏,推出专题报道,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宣传力度,不断推出见实效、可复制、能推广的高质量志愿服务项目品牌。目前,全区志愿服务项目主要涉及理论政策宣传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保健、科学科普、法律服务等领域。围绕“传理论”,将理论宣讲和惠民服务、文化生活、情景体验、情感交流等有机融合,打造了北街快板、旧州花灯、“戎耀西秀”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围绕“解民忧”,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群众等特殊群体,设计了“好媳妇”“萤火之光”“干部认亲·关爱暖心”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围绕“树新风”,实施了“靓丽星期五”“六规治乡·忠信东屯”等品牌项目,全力推动文明乡风走深走实。围绕“兴产业”,培育了“蜡出我的真心·染出你的幸福”等80余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今年7月下旬,西秀区承办了2023年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全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同台竞技、互鉴提高。其中,西秀区“百事通”志愿服务队作为精品交流展示项目进行观摩和推介,彩虹社区“靓丽楼栋长”志愿服务队、“戎耀西秀”志愿服务队作为特色项目进行观摩,向全省展示了我区志愿服务事业的“西秀模式”。
“两中心”融合目前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西秀区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互通互融,共建共享,探索形成“媒体融合+文明实践”工作格局,确保“两中心”融得了、融得顺、融得好,有实绩、有案例、有品牌,将文明实践带到群众“家门口”,使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