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县:公共法律服务“360”打通便民益民“最后一公里”-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平塘县:公共法律服务“360”打通便民益民“最后一公里”

2023-10-19 15:16:28  来源:贵州省司法厅

  近年来,平塘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部署要求,全面围绕“360”工作法,为保障“中国天眼”安全运行,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律师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健全“3”平台,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11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131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延伸。以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和实体平台”为抓手,以打造“资源集聚、管理规范、便民利民、运行高效”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为目标。着力在“专业性”上下功夫,全面推广黔南智慧司法服务App、“12348”法律服务热线、“12348”贵州法网等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法律服务,为群众提供精准、普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形成集合线下(实体窗口)、线中(电话热线)、线上(智能网络)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当好“6”大员,筑牢公共法律服务基础

  当好“中国天眼”保护“战斗员”。平塘县把保护“中国天眼”安全运行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好“一办法一条例”,加强管辖区域内“天眼宁静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建立10支法律服务队伍,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田坎会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1100余场,调解矛盾纠纷420件。全力以赴做好保护“中国天眼”安全法治保障。

  当好政府部门“警卫员”。平塘县通过统一外包的形式为部门外聘法律顾问,通过调配方式为党政机关聘用公职律师,实现了全县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全覆盖。自签约以来,为政府重大项目建设、重大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提供法律支持,共出具法律意见书2156份,列席相关会议154次,代理行政诉讼案件123件,代理民事诉讼案件60件。

  当好民事纠纷“调解员”。通过建立健全对接沟通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网络舆情,解决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满足群众法律需求。五年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5239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好法治创建“监督员”。组织专职律师、公职律师开展“法律进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积极指导村(社区)参与全国、省级、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截至目前,金盆司法所、通州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者密镇平河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称号,申报成功“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7个,成功打造“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5个。

  当好法律服务“引导员”。稳定和扩大“法律明白人”队伍,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共培养1448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及时收集和反映群众法治需求,引导群众到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接受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为基层群众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引导。

  当好法律援助“服务员”。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和联络员的作用,从加大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入手,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服务,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农民工、民营企业、未成年人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做到应援尽援。五年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96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接待来电、来访4000余人次。平塘县司法局被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授予“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贡献突出实施单位。

受援人向律师赠送锦旗

  实现“0”距离,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

  以“政法大走访”为契机,线下进村入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线上转载电信网络诈骗、婚恋纠纷、未成年人保护等典型案例。结合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大回访”等工作,深入挂帮村和易地扶贫安置区,收集并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在法律服务中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推行“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等司法行政业务创新工作,用“零距离”的服务在广大群众中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李涛涛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