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丨文明新风正劲吹 千里沃野展新颜-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乡村行·看振兴丨文明新风正劲吹 千里沃野展新颜

2023-10-19 09:17:56  来源:贵州日报

  金秋十月,行走在田间地头,“红马甲”志愿者助农抢农时忙秋收,群众脸上笑开颜;村间巷陌,群众投工投劳建设家乡热情高涨,“赋分争优”激发农村基层治理新动能;村口文化广场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惠民演出与“接地气”的理论政策宣讲接连上演,时代新风浸润人心……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贵州紧紧围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总要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物质与精神的两个“千年之变”。

  “小积分”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家庭成员投工投劳加2分、捐资捐物加2分、积极参与村级事务治理加2分……

  近日,在龙里县醒狮镇大岩村根艺文化广场,“赋分争优”季度评选会正如火如荼地举行。“大岩村通过积分制度不断激发群众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呈现群众思想再提升、人居环境再提质、基层治理再深化的景象。”大岩村党支部书记吴素萍说,2022年,大岩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今年还获得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00万元支持。

  2021年12月,龙里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探索农村基层治理“积分制”改革,制定《龙里县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动乡风文明赋分争优工作实施方案》,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方式,在基础条件好、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6个村探索开展“赋分争优”改革试点。截至目前,全县已有36个村(社区)开展“赋分争优”工作,覆盖率达50%以上。

  “小积分”激发村民主动参与创先争优的热情,促进群众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参与集体事务热情,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形成争相积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激活基层自治、乡风文明新动能,培塑乡村文明新风尚。

  “两中心”融合共筑服务群众同心圆

  今年“双节”期间,在铜仁市万山区旺家社区,有一群志愿者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忙宣传、维秩序、送温暖……用行动为群众送去温暖服务。

  “在社区随时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平时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们都能够及时给我们解决。”社区居民罗江艳说。

  “我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帮助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做文明市民。”旺家社区团支部副书记冉君丽介绍。

  近年来,万山区按照“能融则融、应融则融、优势互补”原则,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发展。出台了“两中心”融合运行管理和融合考评机制和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策划选题、确定工作重点、发布活动项目,确保群众需求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融媒体宣传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同时,利用文化综合站、农家书屋等现有资源,在103个村(社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建设为抓手,开发便民利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岗289个,构建“一圈一带一网”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打造“万山红”微信小程序线上点单志愿服务品牌,形成“群众点单、中心审单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线上“五单”模式,实现“自下而上”群众点单、“自上而下”精准服务的供需端双向耦合运行。

  “茶馆嗑子匠”宣传时代新风润人心

  “搬家酒、满月酒、周岁酒,这些酒席办不得;红白事不铺张、倡导新风不攀比……”在赤水市丙安古镇茶楼里,“茶馆嗑子匠”马国友把移风易俗讲得有盐有味。

  马国友是丙安镇退休干部。2020年,马国友响应号召,成为了一名赤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移风易俗“茶馆嗑子匠”。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还帮助群众化解纠纷和矛盾,得到当地老百姓一致认可。

  赤水市坚持“群众主体、机制创新”,创新实施以新时代“茶馆嗑子匠”为品牌代表的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破解宣传力量“统筹难”、党的声音“落地难”、社情民意“收集难”、矛盾纠纷“调处难”、两个中心“融合难”问题。

  广大志愿者活跃在基层一线,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服务、人人受益的良性循环。“文明提调官”让文明节俭蔚然成风;“文明农家”创建让“八净三规范”成为群众聚居点标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织女计划”用毛线编织凝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弱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

  一个品牌,一个项目,弘扬了正气,凝聚了人气。赤水市让群众自发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来,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村村有笑声”,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延伸到乡村振兴、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记者 袁鹏)

[责任编辑:刘昌馀 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