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西秀区旧州镇,精品蔬菜种植一洼一洼,一个个致富产业势如破竹;蓝天白云下,精美的小洋房沿路而建,一栋栋新居错落有致;村民们安居乐业,幸福祥和,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
旧州镇城镇新貌
2023年,旧州镇一如既往扛牢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这条主线,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迈出了铿锵步伐。
聚焦底线任务 在强化监测上出实策
“现在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医疗报销的钱到账了吗?”走进新寨村监测户熊英妹家,村支书王会娟像平时一样,对老人嘘寒问暖。
医疗专家到旧州镇开展乡村振兴健康医疗帮扶义诊活动。罗野 摄
看着村干部来,熊英妹高兴不已,她说:“我手脚不好,家里生活本不富裕,去年,老伴突然查出直肠癌,整个家庭犹如雪上加霜,好在有政府和村干部们的帮助,高昂的医疗费报销了大部分,让家里平稳地渡过了困难期。”
“在了解到熊英妹家的情况后,我们及时上报,并第一时间将她家纳入监测户,及时享受医疗政策。今年,我们还主动联系贵阳的医院,以后她丈夫化疗在贵阳就可以做,不用来回往重庆跑了,节约一大笔钱。”王会娟说,为守住不返贫底线,新寨村认真做实做细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制定到户到人帮扶措施。
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是旧州镇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该镇持续健全并运行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逐户逐人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
“通过压实包村领导、包保干部的责任,确保督导排查全覆盖。”旧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金桥介绍,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旧州镇积极组织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驻村干部定期参与西秀区2023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培训,每周一调度会以点带面全覆盖学习,并及时开展“应知应会”闭卷考试,倒逼掌握应知应会政策。
与此同时,旧州还将全镇13个涉农村(居)分为乡村振兴引领示范村、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乡村振兴夯实基础村其他等类别,差异化引进项目,实现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社会帮扶持续发力,全覆盖落实脱贫群众教育、“三重医疗保障”等政策。
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今年以来,旧州镇共选派18名优秀人员搭建镇级督导平台,对辖区脱贫户、监测户817户2893人实施“户户过”,针对农户基本信息、“3+1”保障、防返贫监测等进行排查,并对查摆问题制定责任措施和明确整改时限,坚持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
聚焦产业就业 在促农增收上提质效
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的治本之策和源头活水。
旧州镇成片的蔬菜产业
连日来,在新寨村精品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杜金平正组织村民抢收茄子。“今年的茄子长势喜人,是个丰收年。”杜金平一边摘着茄子一边笑着告诉记者说,他之前常年在外打工,今年回乡流转了200亩土地试种茄子,没想到第一年就迎来了大丰收。
新寨村位于旧州镇西部,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
“脱贫攻坚期间,村里的蔬菜产业刚刚起步,但不成规模。”新寨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国栋说,转化优势土地资源扩大蔬菜产业规模成为村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
产业兴则乡村兴。牢牢抓住发展产业这个关键点,立足实际,整合流转土地资源,发展优势蔬菜产业。截至目前,新寨村产业发展面积达到1500余亩,包括茄子、黄瓜、冬瓜、西红柿、辣椒等多种蔬菜。
旧州镇新寨村蔬菜分拣中心
“为推进产销对接,旧州镇政府还在村里修建了蔬菜分拣销售中心,每天都有大货车直达村里收购蔬菜。”赵国栋说,目前,新寨村蔬菜产业示范种植户达40户,间接带动就业务工7000余人次。
产业是就业的保障,就业是产业的支撑。旧州镇坚持把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作为群众增收的根本途径,因地制宜,不断引进外来企业,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模式,积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千方百计推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村民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增收致富
今年,该镇共发展粮食种植40900.75亩,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063.3亩、辣椒1800亩、茄子1200亩、黄瓜1000亩、西红柿800亩、豇豆800亩、折耳根4500亩、冬瓜600亩、大葱600亩、生姜400亩等,总产值达到4.4亿元,实现带动90万人次增收。
农旅融合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一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旧州镇还在乡村旅游上下足功夫。
走进旧州镇把士村,一条河流川流而过,两岸的垂柳在秋风中轻轻摇曳,随处可见的民宿、客栈,成为该村有别于旁村的最大特色。
旧州镇发展民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村里环境变好了,在夏日避暑高峰季节,忙都忙不过来,湖南、成都、重庆等地的外地游客特别多,一个月能有一万多的收入。”把士村四季民宿老板黎涛刚笑着说,借助安顺凉爽的气候、旧州古镇的名气及村里的美好生态环境,村里的民宿生意越来越好。
与把士村的田园风光不同,位于旧州古镇景区内的朴岚居民宿,则是保留了屯堡民居原有的木质结构与石墙,整体风格看起来古朴而精致,民宿内,书吧、小庭院、小清吧等休闲娱乐空间一应俱全。
“民宿每年的7、8月都是满房状态。游客主要来自北上广及重庆等一线城市,居住时间大多都在一天左右。”民宿经理张天一介绍。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游,做热特色乡村旅游经济。近年来,旧州镇凭借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建筑、距离市区较近的地理位置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凉爽的气候条件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了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镇辖区内有超58家民宿,民宿产业已初成规模。
旧州镇大力发展茶叶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旧州通过实施‘链条延伸、产业联动、科技兴业’等三个专项行动,不断催生产业发展新思路,推动优势产业新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促进就业增收,增强群众致富内生动力。”赵金桥说,接下来,旧州镇将结合实际情况,立足巩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丰富产业种类,扩大产业规模,同时深挖文旅内涵,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聚焦乡村建设 在宜居宜业上补短板
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民富,还要实现农村美。
旧州镇茶岭村
走进茶岭村,干净整洁的通村路修到了家门口,微花园、微菜园里的花草植物长势喜人;蓝天白云与白墙灰瓦相互映衬,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拉着家常。
谁曾想到,这和谐美好的茶岭村,曾经有着不堪回首的“脏乱差”的历史。
“以前路上到处都是各种家禽的粪便,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让人难受。夜晚的茶岭,更是伸手不见五指,冷冷清清……”说起曾经的茶岭村,茶岭村村民张各妹感慨颇多。
然而,如今的茶岭村变了,变得干净了,变得更美了,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
“茶岭村的美丽蜕变,得益于全村上下同心,共同创建宜居乡村所取得的成果。”茶岭村村支书杨勇说,茶岭村借助打造市级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村的契机,完善了基础配套设施、推进“厕所革命”、建设污水管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同时,亮化工程让夜晚的茶岭村热闹非凡,“白改黑”让乡村公路提升了一个档次,一村七岗卫生员成为了村里的环境“美容师”。“村里每个月都要开展文明示范户评比,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家跟着一家比,大家争当文明示范户。”杨勇说。
乡村要振兴,人居环境是基础。
旧州镇坚持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动员当地村民开展村庄“四清两改四严禁”整治行动,同时成立志愿服务队做好群众宣传动员工作,以示范带动、建设文明超市、积分红黑榜等形式,全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旧州镇也因此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贵州省绿色低碳示范镇等多项荣誉于一身。2021年以来,成功打造茶岭村、浪塘村、把士村等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村。
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移。
如今,一条条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一座座农家小院古朴雅致,一项项特色产业生机勃勃,一张张淳朴笑脸诉说着幸福故事……旧州,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切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