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晴隆县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内涵鲜明、形式生动、体现时代特色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文体活动60多场次,其中,县级17场,其余各乡镇和街道40多场。此举充分展示了晴隆独特的地域魅力和人文风情,焕发出了农民群众精神新风貌,进一步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沙子镇:搭建“贵州村歌”大舞台 全民K歌火起来
由6个村和社区共同举办的“贵州村歌”大型赛事活动,让沙子镇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盛宴。
“贵州村歌”大型赛事活动每个星期六举办一场,分别进行周歌赛、月歌赛和年歌赛。自8月27日开幕以来,截止10月底,共举行9场赛事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选手和观众9万多人参加,沙子镇的IP地址浏览量超4000万。自活动开展以来,比赛现场的凉剪粉、洋芋粑等小吃以及辣子鸡、茶叶、百香果等土特产品的销量激增;镇内餐饮、住宿等行业生意火爆,收入总产值达400余万元;进一步刺激了周末短途游和夜间经济消费,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美向善,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东观街道:抓文化强引领 建设和美老营
东观街道老营社区坚持以百姓需求为导向,打造百姓大舞台、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儿童之家、文化墙及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真正达到了“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效果。共中,老营社区农家书屋为贵州省第一座建设在村(社区)的“智慧农家书屋",书屋配置纸质图书7000余册、纸质期刊1000余册、电子图书4万余册,同时链接了省、州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具备自主办证、自助借还、数字阅读及线上线下阅读推广等服务功能,给广大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为“书香黔西南”增添了新动力。
老营社区还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要素,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基因,以苗族生产生活特色为基础,将芦笙、唢呐、晒花、祭山、饮酒歌、长桌宴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办出风采、办出质量。
三宝街道:文旅融合促就业
三宝街道充分挖掘以“阿妹戚托”为重点的民族特色文化,深入推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真正让搬迁群众当上“旅游人”、端上“旅游碗”、吃上“旅游饭”。
工作中,三宝街道持续扩大阿妹戚托舞蹈、芦笙舞等品牌效应,重点办好“三大节”,即是:农历三月三布依族风情节、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八月八苗族绣花节,并且每晚举办一场篝火晚会,让阿妹戚托小镇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赛事、夜夜有狂欢。全面盘活了小镇旅游业态,成功带动89名新市民成为舞蹈队员稳定就业,49人在酒店就业,55户新市民个体工商户稳定增收。
腾龙街道:“超级星期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腾龙街道通过在文化广场举办“超级星期三”文艺晚会及篮球比赛等活动,探索出了“街道搭台、社区组织、群众参与、全民共欢"的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扎实开展文化建设工作,促进了街道民族文化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提升了群众生活幸福感。(孔令相 徐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