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笔杆子”村支书“变身记”-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文森:“笔杆子”村支书“变身记”

2023-11-07 18:32:16  来源:晴隆县融媒体中心

  11月6日,网媒部制作室,我和他围炉而坐。

  我们一起讨论即将到来的记者节座谈会的筹备细节。

  他,侃侃而谈,精神抖擞。

  看着眼前这位省级笔杆子,我的思绪却飘飞到了四年前。

  那天,我在阿妹戚托小镇采访时,迎面走来一个穿着彝族马褂的男子,“孔老师,好久不见”。

  我看着他,似曾相识,却又记不起是谁。

  他看到我愣住的样子,笑着说:“认不出来了?我,州报,文森。”

  “啊,是你?”我大为诧异。只见他面色憔悴,有些胡子拉碴,还有一点土气。

  “几年不见,物是人非!”我内心竟然萌生出这个念头。

  他笑着说:“很诧异吧?是不是觉得我老了很多?”

  “你这个鬼,我愣是没有认出来。”这那是我认识的文森,在他的身上已不见当年的文绉绉的样子。

作者和文森(左一)在一起

  他说:“我现在是这里的支书,以后还得请您多来推介我们的阿妹戚托小镇啊。”

  我连忙说:“这是必须的。”

  “那我在此就先行谢过了”,他揖着手说:“那我就先走一步,老乡家里有事等我处理呢。”

  说完,转身急急忙忙地往前跑去。

  我愣在原地,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脑海里不断浮现那个意气风发的男儿,还有一堆疑问......

  经此一别,好久不曾相见。有关他的故事,还是从他的“战友们”口里知晓的。

  我知道,他很忙很忙。于是,不便打扰。

  去年四月,我从黔西南广播电视台到晴隆县融媒体中心挂职,报到当天意外见他在网媒部制作室。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那晚,他热情地拉着我小聚。我的那一堆疑问,他一一解答。

  那晚,我们一起回忆十年前相识的那些事。那会儿,他还是黔西南日报的一名记者。

  后来,他回到老家的学校当了老师。2017年11月,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他主动以三宝籍干部的身份抽调回老家,参与到搬迁动员工作中来。2018年8月, 他被组织任命为三宝村党支部书记。2019年,又兼任新宝社区支部书记。

  那几年,他时常在迁出地三宝村开展搬迁动员和谋划产业发展,还要兼顾做好迁入地安置服务工作。期间,还多次远赴海南、浙江,跨省走访动员。跑上跑下,跑里跑外,鞋子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车子也大修过几次。从那时起,腰间盘突出与他如影随形。

支书的样子

  那个阶段,我也曾多次到三宝和阿妹戚托小镇采访。我深深感受到当时的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就如文森所说:“虽然大家都过怕了以前的苦日子,想要走出去,搬出去,但是真正到了要搬迁时,又不免产生了许多畏难情绪。”

  在文森的家庭中,当时和他一起在三宝奋战的还有两位姐姐以及正在休产假的妻子。都说“百姓爱幺儿”,从小被宠爱的“幺儿”,却没有丝毫娇惯。在外是百姓的好干部,在家是妻子的好丈夫,妻子休产假期间无法外出开展工作,他就代替妻子去完成。在村里待的时间越长,他也越来越成长为一个像模像样的彝族农业青年,成为名副其实的支书。

  就如新宝社区副主任杨富云所说:“这两年,文森看起来至少老了八岁”。

  于是,也就有了我当初与他相遇时的错愕。

  当搬迁出现瓶颈时,压力一天天增大。40多天里,他没有回过一天家。三过家门而不入,早已司空见惯。

  所有这一切,就如他对妻子所说:作为一名领头雁,我当以身作则,关键时刻,必须冲锋在前......

  最终,文森与“战友们”一起,“以我之脱皮,换民之脱贫”的精神完成搬迁任务。

  他说:“这些年,最大的自豪就是看到了阿妹戚托小镇的灯火辉煌。”

  而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承欢患心脏病多年的父亲膝下,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就寄宿在学校里,更没有时间陪护孕产期的妻子。

  而他最大的幸运,则是父亲、姐姐和妻子的全力支持,得以让他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一往无前,“不破楼兰终不还。”

家人的陪伴

  2021年4月,文森调到晴隆县融媒体中心,又一次成为了记者。他说:“随着一天天扛着摄像机四处采访,我更加热爱记者这份光荣的工作。”从那晚促膝长谈时,我确实又看到了曾经那个墨客。

学习留影

  他是一名高产的才子,初到晴隆县融媒体中心,便在黔西南日报整版发表《晴隆县:“九大产业”筑牢乡村振兴基础》、《做好样板区“证明题”||晴隆县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样板区”扫描》和《“二十四道拐”的独家记忆》、《兰蛇赞歌》等宣传晴隆的大块头的文章。

  这样的笔杆子,转型到视频采编,需要多大的勇气?

  我知道,文森的勇气,来自他的底气——善于学习,勇于学习。

  也正源自学习,他到晴隆县融媒体中心工作后,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从事时政、社会、经济等新闻稿的采编工作,多次完成了重要活动新闻报道。不论到一线采访,还是做编辑,始终坚持干在前面、走在基层、深入乡间,努力讲好晴隆好故事,传播晴隆好声音。

  2022年4月,晴隆县融媒体中心网媒部重组,文森负责《翠华晴隆》全媒体平台运营。那时,整个部室就3个人,还都是新媒体的“门外汉”。

获得结业证书

  “最初的时候,我们连基本的剪辑软件都不会用,只能搜索教学视频慢慢学、慢慢模仿。”朱林松是文森的“原配搭子”,他们一路并肩前行,不断探索新媒体发展的路子。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剪辑的手法突飞猛进。主题微电影《菌味》,由文森自编自导,朱林松担任摄像,该剧作为“2022年贵州·晴隆彝族火把节”暖场节目连续播放,并在贵州省戏剧家协会“2022年小戏小品戏剧创作研修班”展播。

  一年多的时间里,按照中心“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的要求,文森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在新闻部和其他部室的支持下,围绕热点关注、时政民生、疫情防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策划、拍摄和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各平台累计发布视频4000多条。而且,率先实现了新媒体直播零的突破,负责县内文体活动直播20余场,单场直播最高浏览量突破了20万人次。《翠华晴隆》全媒体平台关注度稳步提升,粉丝量日益增长,影响力日益俱增,筑牢了晴隆宣传主阵地。

  2023年以来,晴隆县“三月三”布依风情节、彝族火把节、马拉松、篮球赛等文体活动接踵而至,加之“贵州村歌”大型赛事活动的举办,文森和他的部室同志几乎每周都有直播,每逢周末必加班。但是,再苦再累,没人抱怨和退缩,哪怕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完成了任务。

走进企业采访

  在此期间,晴隆融媒审时度势,为网媒部添置了很多新的摄影器材和直播设备,抽调了白永林、罗潇潇、黄甫嘉等年轻好手到网媒部。他们发挥年轻人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优势,努力开展工作,《翠华晴隆》全媒体平台迅速掘起,仅《翠华晴隆》抖音、快手、客户端粉丝量就达25.3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从全州排名靠后到居全州各县市前列,仅次于兴义市。在全州10家主流媒体传播力每周排名中,晴隆融媒始终居于前列,并多次高居榜首,引起了州委宣传部领导的关注和重视,被黔西南南广播电视台总编辑张克誉为全州宣传系统“现象级的存在”。

  文森与同事白永林爬上二十四道拐天梯,找回坠落的无人机

  文森的同事白永林一句道破天机:“与数据不断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头发掉得越来越多,小伤小病也越来越频发了。”

朱林松向老乡学习耕田

罗潇潇深入企业采访

  “很多人和我说,你们这份工作确实很安逸,经常游山玩水就把工作完成了。”文森说,他从没有因为这样的调侃而懈怠。准确来说,他们爬过高山、穿过峡谷,走进乡村、深入田间,向乡亲们学习犁地、耙田,宣传农业生产,宣传优质农特产,助力鸡场镇20万斤血橙和紫马乡的9.9万斤大米销售。

  罗潇潇是网媒部唯一在编的女同事,她的话体现出成绩来之不易:“来我网媒部之后,周末休息时间更少了,工作更累了,但是更充实了,累并快乐着吧。”

  “文老师经常会问我,后悔来网媒部吗?”大四学生刘耀到晴隆县融媒体中心实习便安排到网媒部,深切感受到了超高强度的工作。但是,经过数月的学习实践,她不仅不后悔:虽然经常性半夜三更加班,但是我从文老师和朱哥、白哥、潇潇姐身边学到很多知识。”

笔耕不辍

  很多个夜晚,他们熬更守夜回复网友的私信不计其数,引导跟帖数不胜数,只为不辜网友的信任。他说:“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让家长找到了走失的孩子,让分离多年的亲人相认,让老百姓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这是我们媒体人的责任,这份成就来自于广大网友的支持和信任。”

  是的,信任,来自于努力。努力,终有回报。

  一年多的时间里,晴隆融媒摄制的《李利:打造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荣获贵州省妇联、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新时代贵州巾帼力量”短视频大赛最佳制作三等奖;剧情类短视频《我为农特产品代言》获贵州广播电视奖(2022年度)媒体融合一等奖。

  文森,也在这期间也入选了省、州宣传文化系统“笔杆子”人才库,成为名副其实的笔杆子。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