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城镇地下管网改造作为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为抓手,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开工28129户,棚户区改造建成33100户,背街小巷改造完工49条,完工率140%。截至今年10月,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完成947.07公里,完工率204%。以人为核心、以遵义都市圈建设为牵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加快步伐,为遵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最近,在绥阳县粮食局家属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地下雨污分流管道的铺设,技术员同步开展现场作业,校准每一根预埋管道的倾斜度,现场繁忙而有序。
据了解,绥阳县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18个小区的80栋房屋3075户居民,改造建筑面积达30.21万平方米,总投资22500.08万元。改造内容包含供水供电、消防安防、建筑节能改造、雨污分流改造、生活垃圾分类等,改造中还整治了小区及周边环境,进一步丰富了社区服务供给。
“我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月开工以来,目前已完成外墙装饰工程、屋面防水处理等,正在进行强弱电、供水及排水改造,整体工程进度已完成80%。我们将保质保量,安全施工,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绥阳城投公司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田瑜说。
经过改造,过去破旧拥挤的小区,如今也旧貌换新颜。绥阳县洋川街道北街社区老干局108号小区在去年完成了改造,干净整洁的环境、靓丽美观的外墙、平坦宽敞的路面、规划有序的空中线网、停放规范的车辆、智能完善的安防系统……居民们散着步话家常,日子幸福又惬意。
“绥阳县自2019年开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以来,改造共涉及小区50个,房屋楼栋268栋,居民户数10410户,改造建筑面积97.71万平方米,总投资3.7782亿元。”绥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彭伟表示,绥阳县提前一年完成存量棚户区改造任务,今年内将全部完成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力争再用一年时间,全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全力推进城镇地下管网改造工作。
“我们将着力打造配套齐、环境美、功能优的完整社区,丰富新型城镇化内涵,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彭伟说。
老旧小区改造建与管同样重要,如果没有长期的维护和运营管理机制,改造后势必难以长期保持。近年来,汇川区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引领,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过程中,以“红色美丽楼栋”创建为抓手,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建设同步走,促进老旧小区治理模式的创新,一批“红色美丽楼栋”让居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精神需求得以满足。
走进汇川区大连路街道家怡花园,小区里干净整洁,路边停车线划分明晰,楼道环境敞亮温馨,处处散发着浓厚文明新风。
去年,汇川区大连路街道茅草东社区采取社区自筹、单位帮扶、居民支持等方式,筹集了3万元资金,在社区打造了“睦邻书屋”“睦邻健康咨询室”“睦邻议事亭”“睦邻停车场”等“睦邻之家”系列场所4个,不仅解决了居民停车难的问题,还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更便捷的基础服务设施,让大家生活更加舒适惬意。
在“红色美丽楼栋”创建过程中,茅草东社区还坚持倾听民情民意,积极宣传最新惠民政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等工作,帮助解决居民烦心事、困难事。
茅草东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游兴萍告诉记者,社区一直坚持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居民参与、居民受益的原则,以“睦邻之家”建设为着力点,探索“建阵地、组队伍、定制度、办活动”“四步工作法”,不断增强邻里互动,让居民从“陌邻”变“睦邻”,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推动小区“由破变新、由堵变通、由乱变治”,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在汇川区上海路街道乌江社区乌江小区,每个楼栋都张贴着“楼栋公约”,从邻里关系到楼道卫生、安全等问题都通过公约的形式进行了约定。
乌江小区是汇川区第一批创建“红色美丽楼栋”的小区之一。创建工作启动以来,社区干部先后进家入户宣传,搜集居民意见,并组织社区居民召开多次座谈会共同商议制定“红色美丽楼栋”评比机制和楼栋公约,建设各具特色的文明院落。
同时,社区所属的物业公司还对小区实行兜底管理,不仅将小区楼道所有的路灯进行更换,还在花园里安装健身器材、组织工作人员对小区进行日常保洁清扫。各项服务设施的提质升级让小区居民对这样的“红色物业”赞不绝口。
“红色物业”提质效,“美丽楼栋”换新颜。如今乌江社区各个“苑”楼道干净清爽,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显著增强。
“乌江社区探索‘四联工作法’,深入推进红色领航娄山先锋示范创建,扎实开展红色美丽楼栋建设,大力实施红色物业引领行动,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把社区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好,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乌江社区党支部书记邓满英如是说。(记者 谢捷 向维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