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西湖路街道下辖7个社区,“两委”成员51人,平均年龄45岁,7名社区支部书记平均年龄52岁,有5名支部书记因年龄原因可能将离开工作岗位。社区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培养后备干部、培养下一届“接班人”是西湖路街道党工委面临的重大课题。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湖路街道严格落实干部“五常”培育机制,从“常学、常炼、常晒、常谈、常律”五个方面入手,启动特色“青蓝计划”,以政治素质好、履职效果好、群众口碑好、示范作用好、纪律作风好的两名社区支部书记名字命名,打造了“金贵兰工作室”“先兰英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围绕解疑答惑、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实地上门服务群众等工作,分批次锻炼、培养社区工作人员,做好传帮带。第一批次计划培养10人、第二批次计划将街道及社区40岁以下青年干部全部纳入培养,持续锻造敢干、实干、快干、会干的精锐之师。
青蓝计划分享会现场
名书记面对面“传”,基层治理“取真经”。从社区选拔后备干部,通过“金贵兰工作室”“先兰英工作室”发挥联系帮带作用。采用“书记沙龙”现场授课的形式,传授名支书“讲、帮、联、转、聚、调”六字工作经验,并采取问题研讨、案例分享、经验交流等形式,讲基层干部担当使命、言基层治理痛点难题。两位书记围绕从事社区工作20多年经历,讲述社区基层工作,时刻保持真情关怀,怀揣为民服务的初心,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末梢神经”,将服务实实在在地送到群众身边。通过两名支书面对面传,引导青年干部拓宽工作思路,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屡出新招”,做实党群服务工作。
名书记手把手“帮”,基层治理“学实招”。青年干部吴桃,接到官井路居民陈阿姨的诉求,希望解决两个楼栋院落安装一户一表的问题。由于缺乏经验,故向“先兰英工作室”求助。先兰英书记没有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引导她主动思考,寻求实际可行的措施,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引导和帮带,解决实际问题。目前,一户一表更换到户,每家都有独立的账户缴费通水,困扰居民群众多年的头痛问题得以解决。
通过矛盾纠纷调处、解决居民诉求等实践锻炼方式,“青蓝计划”以每月一问诊、每季一沙龙的形式交流,以解决群众诉求、发展需求为目标导向,手把手“帮”指导青年干部解决社区治理难题。两名书记将自身积累的工作经验、业务技能倾囊相授,为青年干部提供业务解答、工作辅导,让带教的青年干部少走弯路,共同提高。
名书记一对一“带”,基层治理“练本领”。青年干部易宗美跟着金贵兰书记,参与了西湖路58号自管委员会的选举工作。西湖路58号原由大南房管所管理,由于工作原因,现已撤出对该区域的管辖。金书记带着青年干部易宗美,一起组织居民召开坝坝会,选举成立自管委员会,全程积极与居民沟通交流,耐心听取居民意见建议。金桂兰告诉她,要像朋友、像家人一样为居民服务,跟他们经常沟通交流,打好群众基础才能做好工作。通过这次跟岗锻炼,易宗美感触颇深,开展群众工作的思路豁然开朗。
基层是年轻干部的大课堂,基层实践是培养干部最好的“练兵场”。“青蓝计划”通过分批次开展跟岗锻炼、让青年干部实地参与名支书基层工作的一天,在取得理论基础的同时,在实践收获上得到升华,形成“一人锻炼、双向交流、整体受益”的良好格局。
“青蓝计划”启动以来,西湖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一对一组织7个社区书记开展学习讨论、实际蹲点、现场办公、解决难题10余次。名支书工作室开展业务培训17次、实地教学8次、学习交流会13次、案例分析教学7次。通过培训,提升了年轻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并从中培养产生了社区支部书记1名、副主任1名、纪检委员1名。
下一步,西湖路街道党工委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青蓝计划”为抓手,认真开展名支书工作室青年干部培育工作,致力将其打造成党建创新“牵引机”、薪火相传“好平台”、党务工作者“蓄水池”、社区治理人才“孵化器”、增强发展“源动力”,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贴心服务群众的社区干部队伍。(孙燕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