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合力促发展 军民共建谱新篇
——仁怀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走笔
退役军人陈绩是仁怀市苍龙街道水塘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从部队转业,2020年到仁怀市苍龙街道工作,并任水塘村驻村第一书记。作为退役军人,陈绩秉承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紧紧抓住水塘村创建遵义市乡村振兴示范点这一契机,带领村民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如今,草莓基地、马桑菌基地、木梳加工厂等已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活水之源”。同时,樱桃、葡萄、蜂糖李、千亩白桃基地的建成,解决了水塘村约150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如今,该村村民人均收入从5000余元增至26000余元,走上了致富道路。
陈绩只是仁怀市1万多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中的一员。自2021年10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将仁怀市纳入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来,仁怀市以“兵+X”六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整合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仁怀市紧紧围绕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20名县级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6个工作专班,建立“一图一表四制度”工作机制,实行任务图和时间表倒排工期、公示上墙,工作专班实行日提示、周清单、月述评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整合54家军地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高效协作,先后召开专题会议27次,研究部署示范区建设工作,全方位确保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为强化制度保障,仁怀市制定印发《仁怀市退役军人作用发挥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兵支书、兵经理、兵工匠、兵校长、兵代表、兵队长”六大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同时配套制定《关于在优秀退役军人中大力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的实施方案》《仁怀市“兵经理”工程政企协作项目执行方案》《仁怀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工作方案》等一批细化措施,有力保障了示范区建设工作规范开展。
为激发退役军人的内生动力,仁怀市坚持将教育培训作为“兵+X”六大工程建设的人才孵化器,聚焦职业技能、就业适应、学历教育等重点,按照“1所学校+N个基地”模式,依托仁怀市委党校成立仁怀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学校,优选职业培训学校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3个,依托烈士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7个,高质量推进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先后开展各类教育培训20余场,累计培训1100余人次。搭建就业创业导师工作平台,聘请营销师、酿造师、勾调师、创业能手等实战人才担任就业创业导师,开展“手把手、一对一”的“传帮带”教学。协调各职能部门整合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全力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共孵化军创企业380家,带动就业7400余人。
据了解,目前,该市以“退役军人作用发挥”为示范区建设主题,高质量打造“兵+X”融合示范点16个,培育“兵+X”目标人才3057人。聚焦“兵支书”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作用发挥,选育“兵支书”224人,覆盖全市181个村(社区),打造“兵支书”示范点3个;聚焦“兵经理”在推动企业发展中作用发挥,选育“兵经理”682人;聚焦“兵工匠”在促进创新创造中作用发挥,选育“兵工匠”1524人,覆盖全市40家企业,完成各类技术创新50余项,先后涌现出茅台集团首席酿造大师严刚、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郭德刚等一批退役军人作用发挥“标杆”。
仁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穆迪表示,下一步,仁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对标全国示范区建设主题和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标准,力争实现两项全国性工作“品牌化”打造、“流程化”设计、“规模化”宣传、“系统化”集成、“一体化”展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有意义的全国示范区建设的体制机制,为全省提供“仁怀样板”、为全国贡献“贵州经验”。(记者 樊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