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开采磷矿石的过程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开采磷矿石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因此,只有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更好地开采“富矿”,提高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上一期在“富矿精开”系列报道之“我家里有矿”报道中提到了贵州磷化集团在矿产资源、采矿信息化、数字化方面的优势。下面就来看看贵州磷化集团是怎么通过先进的技术实现“富矿开采”的。
“磷化工全废料自胶凝充填采矿技术”“锚杆护顶分段空场采矿”,这些看似生涩而难懂的专业名词,却为磷化集团智能矿山建设、绿色矿山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对磷矿石分布和性质的认识,优化开采方案,减少开采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同时,还可以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005年始,贵州开阳磷矿率先在国内探索智能化采矿,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终于摸索出了一条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矿山建设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与开采环境的可视化、生产过程与设备智能化、生产信息与决策管理科学化。2011年,开磷有限责任公司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同年又被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单位。2014年8月,绿色矿山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评估验收;2016年11月,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通过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组织的评估验收。
在国家及贵州省针对非煤矿山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要求和指导下,基于全面管理的角度,磷化集团分别从生产采掘、运输、监测监控、通风排水等方面进行了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升级建设,并且在深部开采的设计阶段就按照智能化矿山的方向进行充分考虑和设计。借助矿山专业化软件实现地质资源的数字化和三维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实现矿山智能化规划与设计、井巷支护可视化、地压预警自动化等功能。在矿山生产中自行研发了地下矿山破碎机远程操控系统,实现了生产采掘全电脑控制、采场出矿遥控作业和地下破碎站破碎机的地面办公化同步操控。同时,建成了国际上首套全自动化远程控制超细全磷渣自胶凝充填系统,通过掘进开采方式的改变,突破采掘自动化程度低、生产不连续等阻碍智能化矿山建设的问题,实现矿山回采作业连续化和自动化控制。运用PLC与DCS实现通风排水的自动控制与远程监测,运用AI技术对井下胶带运输实现异物检测、胶带鼓包、破裂等异常情况的自动巡检与实时预警,减少了井下生产人员,提高了劳动效率。
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不不仅仅应用于井下矿山,在磷化集团的露天矿山采矿区域,通过投用无人机进行智能巡检,针对现场地质条件、斜坡偏移、地质灾害风险点等进行定期监测和实时预警。通过自建的《磷化工工业互联网赋能与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收集和存储生产现场的各项数据,汇聚到数据中台,结合实际的应用需求和范围形成各项聚合应用和智能决策结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磷化集团在智能矿山建设的道路上一直在探索,实现矿山生产和管理层面的管控一体化,最终实现矿山和全集团的高质量发展。近五年来,磷化集团在矿山技改升级及智能化建设上总投入超12亿元。
说到绿色矿山,磷化集团以“绿”为笔勾画绿色矿山建设新“蓝图”。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使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磷化工全废料自胶凝充填采矿技术”对磷矿的开采和充填工艺中,充填料以磷石膏为骨料,应用自主生产的新型胶凝剂为胶凝材料,解决了超细磷废料遇水软化这一世界难题,实现了全磷废料自胶凝和磷化工固体废料的全利用。随着胶结充填采矿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集团每年处理磷废渣300多万吨,减少废石排放72.8万吨。资源回收率由 68—70%提高到 85%以上,每年将新增经济效益2亿元。同时,对露天矿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多措并举、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展示亮点”24字方针,大力开展矿山复绿和国土绿化行动,通过实施场坪、边坡整治、覆土、修筑边坡格构、截排水和拦挡设施、植树植草绿化等建设内容,对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工程治理及人工复绿,同时针对复绿基础较好的区域积极引入本地原生植物进行自然恢复。
“富矿精开”是贵州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最大优势和关键的一招。磷化集团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快建设磷化工、煤化工、氟碘化工、新能源材料、磷石膏建材等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富矿”必须“精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图文/宋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