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区 农田高标准 丰收有保障
——春耕备耕一线见闻之二
“走走走,今天我们要把肥料运到田里去。”3月29日,遵义市播州区新民镇惠民社区村民王云均和妻子吃过早饭,从家里搬出3袋辣椒专用肥放进三轮车,向辣椒地驶去。
“高标准农田搞好以后,我们的三轮车、旋耕机沿着机耕道,直接就可以从院坝开到田边,方便得很。”停好三轮车,王云均和妻子卸下肥料,开始一天的劳作——今天主要是掏厢起垄,为种植辣椒做好准备。
“拉直,往左边一点。”拿出缠绕好线的木棍,王云均让妻子牵着线到另一头定位,不时矫正。
“对,就这样。”看着笔直的线条,他十分满意。
以线为起点,丈量宽度,隔1.3米再拉一条线。夫妻俩沿着线撒石灰,两线中间施肥,挥动锄头掏厢起垄,覆土盖肥,不一会儿,笔直的厢垄成型。
“我们整地用拖拉机和旋耕机,起垄则用传统方式,这样施肥更均匀。”王云均说。
田地经过几轮翻犁,泥土松软细碎,其间混合着农家肥。“我们把农家肥运到田间地头,一起翻耕,增加土壤肥力,今年辣椒肯定大丰收!”王云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赞不绝口。趁着泥土湿润,夫妻俩默契配合,抓紧铺盖薄膜保持土地水分,这样辣椒苗移栽时就可以直接打窝栽种。
王云均家今年准备种植9亩辣椒,土地都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看嘛,这一大片地都搞好了,有气势吧。”顺着他手指的地方望去,机耕道四通八达,一块块平整的土地沿山梯次而上,地里基本已经起好厢垄,覆盖着白色薄膜,蔚为壮观。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路相连、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机械化耕种有了用武之地,解决了土地细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这让种地20多年的王云均充满干劲。再过半个月,辣椒苗就将移栽。
“新民镇已建设高标准农田6000余亩,其中惠民社区的1020亩去年建成验收,修建机耕道、蓄水池、排洪沟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土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作物产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新民镇副镇长张道远介绍。
春耕春种,农田是基础。近年来,播州区采取“高标准农田+新增指标(耕地、产能、旱改水)+优势产业”融资模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成38.43万亩,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率达91.54%,设计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基础设施配套完备、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旱涝保收的农业生产新格局正在形成。(记者 杨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