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五强组织”赋能 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遵义市“五强组织”赋能 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

2024-04-09 17:25:28  来源:遵义日报

  近年来,遵义市紧扣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要素,全力推进组织功能强、人才队伍强、集体经济强、治理能力强、要素保障强的“五强组织”创建,积极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时代路径,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组织保证。

  强组织功能 筑牢振兴堡垒

  “温泉村去年完成10件民生实事,贡米村创建‘双培养’工程实训基地、建设无人农场,桂花村打造红十字会博爱家园助力乡村振兴……”日前,细数2023年底海龙镇辖区4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在“擂台比武”中的成绩汇报,海龙镇党委相关负责人难掩喜悦。

  2023年以来,红花岗区围绕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以推进“排队抓尾”专项行动为契机,将全区115个村(社区)党组织划分为“先锋型”“巩固型”“后进型”党组织。通过强弱结对、强强结对,推动85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形成33个“互助对子”,全面整合各领域党组织资源优势,推动基层党组织“双向提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近年来,遵义市紧紧围绕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排队抓尾”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系统构建“行政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级组织体系,建立组级党支部2603个、党小组5762个。

  为激发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活力,遵义组织全市1728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开展“擂台比武”,出台13条措施加强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监督管理,激励村干部自觉加强学习、履职尽责。

  乡村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重要手段,遵义市从全市优秀干部中选派了第一书记972名、工作队员2010名驻村帮扶,农村基层组织力量不断充实。

  强人才队伍 集聚振兴“智”能

  “要不是小陈书记把我家几亩冬季闲置的地流转出去,我家哪来的这份额外收入哟。”拿到刚分到的700元土地流转金,仁怀市长岗镇堰头村村民蔡启应满脸笑容。

  小陈书记是堰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瑞。

  今年32岁的陈瑞,大学本科毕业后选择了参军入伍,退役后还当过专职消防员。在长岗镇党委动员下,他回到堰头村发展蔬菜种植项目,由于产业效益好,2020年,陈瑞被列为仁怀市村级组织领军人才。

  2022年1月,得到群众认可的陈瑞当选为堰头村村委会主任,随后又“一肩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堰头村“领头人”后,他干劲更足了,带领党员群众发展有机高粱、蔬菜、食用菌等高效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9万余元。

  乡村振兴,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是关键。

  遵义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村干部队伍能力不足、后备力量培养跟不上、乡村振兴人才缺乏、农村产业空心化等突出问题,探索实施“双培养”工程(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和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选拔、培养、使用、管理等全链条人才培育机制,创新“学院+基地”“导师+讲师”等培养模式,建立实训基地15个,选聘“双培养”工程导师和讲师各100名。目前,全市共优选563名年轻村干部作为领军人才进行培养,1.3万余名中职在校学生、退役军人等作为后备力量培养。

  实践中,遵义市还采取市县联动和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派268名曾担任过正科级及以上实职的领导干部到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帮助派驻村理思路、抓发展、办实事,累计吸引和带动12291名农村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在各领域创新创业、参与乡村振兴,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586个,发展产业项目659个。

  强集体经济 夯实振兴基石

  春耕时节,走进汇川区松林镇乡村振兴服务站农资店,货架上各种农资产品琳琅满目,前来购买农资的村民挤满了店铺,预购、选定、打包,店里一派热闹景象。

  松林镇乡村振兴服务站由松林镇松林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汇川百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采取“公司+合作社”的方式,公司给予相关政策指导和扶持,服务站负责经营管理,群众、公司、集体按照一定比例参与利益分红,实现三方共赢。

  近年来,汇川区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整合资金500余万元打造11个乡村振兴服务站,成立区级遵义汇川百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村村入股、镇镇出资的方式,整合资产资金1200万元,建成1个汇川农资总店、3个乡村振兴农资服务站分店。2023年,汇川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8600余万元,群众分红2100余万元。

  汇川区农资服务站点的建设,是遵义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生动实践。

  为做大做强集体经济,遵义强化责任落实,明确由县委书记担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县域经济发展布局,研究制定金融、税费、激励等若干政策措施,推进“农超、农企、农校”有效对接,丰富推广返租倒包、整村推进等集体经济模式。

  同时,遵义市在村级集体经济效益评价、收益分配等激励机制上下足功夫,建立经营管理与监督分离的制约机制,出台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监管的意见,鼓励引导村党组织引资入社、引民入股、引货出山,加快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2023年,全市1730个行政村和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别达9.96亿元、8.33亿元,分别较2022年度增长20.01%、15.26%。

  强治理能力 激发振兴合力

  日前,走进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彭家寨,只见“寨管家”成员刘茂福正带领群众打扫公共区域的卫生,为彭家寨打造湄潭县和美乡村示范点努力。

  刘茂福不仅是当地的一名护林员,还是金花村“寨管家”中的一名成员,除了巡山护林、护鸟,宣传生态保护理念外,他还参与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

  金花村共有48名“寨管家”,包括指导员、包保员、管理员、管事员等,他们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和指导下,分布在村里的每个角落,各司其职,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先行者。截至目前,湄潭县共推选“寨管家”成员6856名。

  党建强则治理强。遵义市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中,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创新“村管事”“寨管家”、选派“强组兴村”工作队等治理模式,以自然村寨、村民小组为单元优化网格设置,凝聚农村基层治理合力。

  目前,全市共设置治理网格2.29万个,配备网格员2.4万余人、村管事3.18万余人。引导群众成立家风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积极培塑文明新风。

  强要素保障 激活振兴引擎

  “杨丹丹是2023年到我们村的村务员,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同群众打交道的行家里手。”日前,说起新来的村务员,枫香镇花茂村党总支部书记彭龙芬很满意,“自从有了她,村‘两委’进村入户开展工作轻松了不少。”

  播州区按照“五定五化”思路,全面推行“村务员”改革,采取“考试+考察+考核”程序,招录1200余名村务员,通过保障村级干部待遇,进一步提振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破解村干部“难选、难管、难当、难留”的问题。

  在政治上关心、待遇上关注、人文上关怀基层干部,多措并举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更多资源、力量下沉一线,是遵义市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内容。

  基层基础筑得牢,阵地建设是基础。遵义市以“5+3+N”(即,完善小食堂、小澡堂、小卫生间、小阅览室和小文体活动室“五小设施”,搭建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和综合治理“三个平台”,设置公益服务、社会服务等“N个功能室”)为抓手,不断规范村级阵地建设,切实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目前,全市1730个村级阵地均已实现提档升级。(马红梅)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