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于4月11日至12日在黔西南州举办。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贵州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9%,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80%,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89%,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倍,出行热度再创新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贵州的“黄小西吃晚饭”成为热词。由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组合成的“黄小西”,赤水丹霞、兴义万峰林、铜仁梵净山谐音而成的“吃晚饭”,作为贵州旅游的拳头产品重磅推出。
持续火爆的除了荔波小七孔、黄果树、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青岩古镇等“老牌劲旅”,打卡贵阳路边音乐会、超级大桥、中国天眼,开启一段耐人寻味的酒文化之旅、非遗之旅、“村BA”“村超”之旅,也备受游客青睐。
近年来,贵州银行也有一张贵州旅游地图,上面标注的是贵州银行为推动贵州旅游业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谋划。
重点支持“老牌劲旅”
在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乘坐大巴的游客不断到来,有序通过“刷脸”进入景区,一览大瀑布的雄伟壮丽。
“大瀑布景区升级改造没有完成以前,人车没有分流,一到旅游高峰期就非常拥挤,非常影响景区形象和游客体验。”安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李岚介绍,为改善这一情况,景区入口环境整治提升工程被提上日程。
“在贵州银行4亿元融资资金支持下,黄果树景区大瀑布、天星桥、陡坡塘入口环境整治提升得以迅速推进。”李岚说。
如今的大瀑布景区入口,不仅旧貌换新颜,而且实现了人车分流、秩序井然,游客体验越来越好,景区接待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贵州银行安顺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贵州银行累计支持黄果树景区融资资金12.9亿元,用于大瀑布、天星桥、陡坡塘入口环境整治提升,景区停车场系统提升改造、湿地公园提质改造、温泉景观项目及配套工程等,有效改善了景区“面子”,彻底解决景区入口拥堵问题。
用心服务“沸腾乡村”
不遗余力支持老牌重点景区改造升级的同时,贵州银行也关注新兴的乡村旅游。
贵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乡村旅游呈现“沸腾”趋势。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到2025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收入将超过1.2万亿元,2019—2025年的平均复合增速将达到5.9%,说明未来5年我国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进入提质提量提价的阶段。
月亮慢慢爬上高坡,山石树木影影绰绰,通往高坡乡的柏油路披着月光,三三两两汽车沿山而上,过回头弯时,乘客会看到月亮出现在变换的山头。结束爬坡路,车行2分钟就到扰绕村,村子坐落在海拔1500米处的高地,是高坡乡19个村中唯一的布依族村寨。罗世海的院子在村口200米处,原本自住的两层小楼在3年前被改成民宿。
罗世海的民宿“新井别苑”在2020年5月正式营业,“生意一直不错,特别是暑假,重庆、四川、武汉都有游客来避暑,2023年有几个广东客人住了整整一个礼拜。”罗世海主要负责住宿,游客的餐食由妻子操刀,“他们喜欢吃农家饭,散养土鸡和黑毛猪肉,只用清水煮都香”。
2023年暑期来临之前,罗世海想升级民宿。“房间数量基本够,但房型没有太多选择。”罗世海想把三楼修起来,装修几间更高档的房间。“正对风景的一面装落地窗,卫浴要选好品牌。”更好的设施意味着一笔资金投入,之前一木一石积攒的办法不够用了,想贷款又怕利息高,罗世海第一时间想到贵州银行。
接到罗世海的电话,第二天,贵州银行的客户经理上门做贷款调查,详细了解民宿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短短三天,一笔13万元的“兴农贷”就到账了,利率很优惠。“我自己上网了解过贵州银行,果然守信用,很快就给我办下来了。”贷款到账后,罗世海对贵州银行的好感又增加了,推荐了村里另外两个想升级民宿的村民办理,现在三家人的升级计划都提上了日程。
“疫情后旅游业强势复苏,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信贷投入可以帮助农户减轻资金压力,抓住发展契机。”贵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今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贵州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银行指导一线客户经理深入交通便利、旅游资源富集、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调查农户需求,以壮大市场主体为目标,加大信贷投放,开展综合服务。
农户的需求不一而足,贵阳乌当区偏坡村主打休闲游,村民在自家院落种满花草、经营餐馆,村里的荷塘、干栏式木屋吸引游客前来换装拍照。村民小陈的农家饭馆一次性可接待10桌客人,从春季花期到暑期结束,几乎每个周末都爆满,特别是布依族六月六节日期间,政府在村里举办乡村啤酒电音节,吸引了一大帮年轻人游玩。小陈拟在另一栋房里新增大包房,安装大桌子和空调,方便接待团队客户。贵州银行贵阳宝山支行为小陈发放了20万元“兴农贷”,不仅帮助他新增大包房,还一次性满足了他更新所有桌椅设施的需求。
助力传承最“贵”绝招
非遗传承人张义苹,也赶上了贵州旅游发展的热潮。
去年央视纪录片《最“贵”的绝招》第四集中,法国摄影师贺夏维,为了找寻时尚灵感,专程来到丹寨县扬武基加苗族蜡染传承地,拜访苗族蜡染传承人张义苹,体验这里工艺精湛的苗族蜡染。
“这还得感谢贵州银行的帮助。”张义苹说。
由于订单的增加,公司原有的生产规模很难满足客户的要求。为了保持高质量的蜡染产品,张义苹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但这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贵州银行及时伸出援手,为张义苹发放了20万元的“兴农贷”贷款,解决了公司的经营难题。
实际上,这并不是张义苹与贵州银行的第一次合作。
张义苹出生在丹寨县扬武镇基加村,受到当地传统手工蜡染文化的影响,9岁便跟随母亲学习蜡染。2014年,在浙江服装厂打工的张义苹,在接触了沿海地区服装厂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后,逐渐生出了将家乡独特的蜡染工艺推到现代市场的想法。
恰逢丹寨县政府大力支持民族手工业发展,丹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在母亲的鼓励下,张义苹回乡创办了蜡染合作社,并于2016年,成立了贵州蓝锦染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蓝锦公司)。
过去几年,蓝锦公司发展不错,不仅从民房搬进了丹寨旅游集散中心(卡拉广场旁),还增设了蜡染馆、蜡染体验区和产品展示区,接待能力和销售业绩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受到疫情影响,公司回款变慢,资金周转紧张。
2021年底, 贵州银行丹寨支行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蓝锦公司的困境,立即决定给予重点支持,主动上门服务,为蓝锦公司发放了20万元非遗贷,解决了企业的资金缺口问题。
丹寨支行负责人表示,“像蓝锦公司这样传承、发扬非遗文化,带动群众增收的小微企业,我们应该做好金融服务,积极给予支持。”
如今,蓝锦公司通过将苗族蜡染制作技艺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月收入达到了10万元,同时在“公司+村合作社+农村妇女”的模式下,带动了周边近200名老百姓就业。
有了贵州银行的帮助,张义苹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我们会继续努力,带动更多阿妈阿姐,用自己的手艺共同绘就美好生活。通过向学生和游客传授蜡染技艺,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贵州非遗文化。”
下一步,张义苹打算在卡拉非遗银匠村建立一个国风非遗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好全国植物染技艺,将本士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做出更多高端而不高价的国风非遗产品。同时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加大力度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强培训技能人才,计划每年培训500人以上,助力贵州乡村振兴。“通过每个人的不断努力,让贵州非遗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贵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贵州银行将围绕贵州旅游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完善管理和服务,优化信贷支持方式,在旅游产业链上发挥本土金融优势,助力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