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戚托小镇“东方踢踏舞”的新时代节拍-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阿妹戚托小镇“东方踢踏舞”的新时代节拍

2024-04-11 20:13:46  来源:贵州日报

  登高俯瞰,晴隆县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褐墙灰瓦、花窗雕栏,整体建筑风格、附属配套设施等都有机融入了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充斥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中唯一整建制搬迁的少数民族特色小镇,这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入夜,走进这方新生土地上,漫山遍野雕栏花窗、古色古香的民居亮起灯,在黑夜中串联起依山势绵延不绝的暖黄色灯光。站在三宝塔俯瞰小镇夜色,如置身万丈星河中,沉醉忘返。

  小镇居民文安梅告诉我们,阿妹戚托小镇的名字,源自当地彝族舞蹈“阿妹戚托”。

  “阿妹戚托”发源于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是彝族人民农耕文化的结晶,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追溯三宝彝族的祖先,原系古代西南民族爨蛮的一支系,史称“西爨白蛮”,居于滇西北。随着时间的推进,部族群体的称谓逐渐演变为“彝”。数百年前,三宝彝族先民不甘忍受统治者的奴役、压迫和剥削,于是举家迁徙,逃离故土,跋山涉水进入北盘江流域,隐居深山,并依靠山林谋生计。

  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日常生活及其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彝族舞蹈,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具有“东方踢踏舞”美誉的姑娘出嫁舞——“阿妹戚托”。生活在当地的彝族同胞,在姑娘出嫁时都会跳这种舞。

  “阿妹戚托”为女子群舞,以偶数组成队形,以8人、12人或16人不等为组,人员增减以偶数计,手拉手即可起舞,队形或呈直排,或呈圆状。舞蹈分为12小节,即:彝语之“伞踏”(汉语意为欢送出嫁)、“西踏非踏母”(勤俭持家)、“含各勾梁”(送镰刀)、“其兰朵”(送粑粑)、“密几包”(农闲)、“其摩罗”(播种)、“哄的”(插秧)、“节根间”(幸福靠劳动)、“美液朵”(薅秧)、“机堵”(耕作)、“吉踏吉摩踏”(劳动快乐)、“其醒然”(祝新娘终身幸福)。

  1956年,阿妹戚托参加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艺术会演并荣获优胜奖后,曾到北京怀仁堂演出,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誉。此后,由于生产、生活、经济贫困等因素制约,“阿妹戚托”舞蹈渐渐匿迹。

  1981年,晴隆县文化馆派出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前往三宝乡,学习和抢救阿妹戚托这一彝族文化艺术标本。1986年秋,晴隆县地方志办公室在搜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艺术资料时,方知会跳阿妹戚托者,仅存毛玉台等几人,故将阿妹戚托载入地方历史文献《晴隆县志》,使之得以传承。2014年8月,阿妹戚托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17年,随着三宝乡群众整乡易地扶贫搬迁进城,以“阿妹戚托”为代表的彝族文化也在城里逐渐落地生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妹戚托舞蹈省级传承人,文安梅为此付出不少。

  “‘阿妹戚托’能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喜爱,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搬迁进城后,走上了更大的舞台。”文安梅说,把彝族文化传承好,不仅能留住乡愁,还能丰富大家搬迁进城后的娱乐生活。

  阿妹戚托小镇里,一栋栋彝族风情浓郁的亮褐色小楼依山而建,台阶式的建筑布局让民居错落有致,曲线坡面屋顶尽收眼底,美轮美奂。一些房屋的墙上,精心手绘了少数民族特色图画,彝家人平常用的蓑衣、斗笠、水缸等器物都被用心收集起来装饰小镇,就连路牌都被精心烙印上了民族特色的标签。

  小镇有了原先生活的痕迹,有了自己熟悉的东西,再加上夜晚跳一曲刻在童年记忆里的“阿妹戚托”,三宝人的根在这片土地上彻底扎了下来。(记者 李允凤)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