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不等人,节令唤春耕 。在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烤烟种植基地,烟田间一列列银色地膜如大地的指纹纵横交错,村民们手持工具,三两一组穿梭在田间,移苗、打穴、移栽等工作有序进行,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春耕画卷。
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村民在移栽烤烟苗。(万再祥 摄)
“今年我要种植240亩烤烟,现已全部完成起垄、盖膜、覆土工作,进入了烟苗移栽环节。”烤烟种植大户郑培来介绍,每天要请四五十人来移栽,目前已移栽了100多亩,余下部分大概还要两三天才能栽完。
村民在移栽烤烟苗。(万再祥 摄)
水尾镇坝区面积达7300余亩,立足坝区资源优势,该镇按照“宜稻则稻、宜旱则旱、应种尽种”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用地,统筹抓好土地供给、订单种植、技术指导、配套优化等发展要素服务保障,在从“实”扛稳粮食生产重任的同时,做优强镇兴村富民传统优势产业,扣实政府、烟站、烟农紧密协作,共同推进烤烟产业提质增效,让烤烟产业成为增收富民的“黄金产业”。
村民在给移栽的烤烟苗撒定根水。(万再祥 摄)
“烤烟是个稳靠的产业。”郑培来说,种植的烤烟是和烟草公司签有种植收购合同的,根据烟叶等级有不同的价格。在烤烟种植、管护、采收、烘烤等关键环节,县里、镇里的技术人员也会来现场指导,能够有效保障烟叶产量和品质。今年,种植的240亩烤烟预计能产出干烟2万公斤以上,毛收入四十万元左右。此外,烤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整地、起垄、覆膜、移栽、管护、采收等环节能够吸纳大量群众就近务工增收。
村民在移栽烤烟苗。(何小雨 摄)
“忙完家里的活就来帮老板种烟,老板不仅提供中饭,一天还能挣100块钱。”60岁的大树林村村民尚木花,家里人多地少,以前,一家人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水稻、种红薯,精耕细作,不畏劳苦,但生活质量还是难以保障。现在,土地租给大户种烤烟,不仅能领土地租金,还能务工赚取生活费,日子好过多了。
村民在移栽烤烟苗。(万再祥 摄)
烤烟产业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系着农户增收。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土地资源,聚焦乡村产业兴旺,岑巩县按照“扬优势、挖潜力、稳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引导有资金、有技术、有组织能力的合作社、种植大户、技术能手等,以坝区为主阵地,示范带动烤烟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动能,实现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双赢”。
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烤烟种植基地一角。(万再祥 摄)
据了解,今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1万余亩,预计实现产值4500万元,可带动全县24万人次就近务工增收2300万元。(周燕 何小雨 万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