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彭松(右)
“伙计们,近期运量大,接发列车多,货检的工作量也很大,但是咱们不能麻痹大意,在现场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认真仔细检查、核对每节车厢货物装载质量和车辆外表状态。”5月1日,成都局集团公司六盘水车务段六盘水南站货检值班员兼安全员彭松不断叮嘱班组的同事们。
彭松,1978年12月出生,是一名中共党员,现任六盘水南站货检值班员兼安全员,从事铁路货检工作20年。“铁路货检工作是保证行车安全和货物安全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货检人员主要承担铁路运输过程中的货物(车)交接检查工作。我们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像‘大夫’一样对货物和货车仔细进行检查,快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快速且准确给出解决办法。”彭松说到。
向同事演示工作要点的彭松(左一)
恪尽职守,做爱岗敬业的表率
彭松总说:“一人技艺再高也胜任不了整个货检交接检查的工作,只有全员素质提高了,才能齐心协力维护好货物运输的安全工作。”
身为货检员的彭松常常被大家邀请到交流会上,共同学习他的工作经验,每次他细心收集材料、认真备课,改变以往集中学习念文件、读规章的传统模式,按照专业特点,整理分类、精心制作PPT、微视频课件,将知识点、业务难题、新技术知识等带上课堂,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进行“现身说法”式的讲解,更加生动,更贴近实际,深受职工的欢迎。
在完成技艺的传帮带上,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职工,极大提高了货检职工“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货检班组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尖子和业务能手,先后有多名职工在成都局集团公司和六盘水车务段举办的货运技能竞赛中取得好的名次。严师出高徒,在他的培训下,多名徒弟先后走上了班组长岗位和货运专业管理岗位。
彭松(中)与同事交流“敞车侧开门上插销脱槽关门器”中的
自主创新,做锐意进取的表率
2019年,六盘水车务段成立了“货检啄木鸟”品牌工作室。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彭松带领成员将平时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详细记录下来,通过反复研究车站货检作业常用的10多种车型和装载加固方法,结合货检处置问题车的方法和技巧,总结出“货检两对照”检查法,即“标准与问题对照,现场与例图对照”,对货检处置问题车的11个项点进行比照,编制货检对照检查例图,让职工清楚标准和问题,能准确研判和处置问题车辆,解决了现场职工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的作业痛点和难点。
此外,针对氧化铝运输途中撒漏易造成货车偏载、偏重发生行车事故的问题,他主动创新,创作了“氧化铝运输途中撒漏应急处置装置”,该装置通过多次现场试验,能有效防止氧化铝途中继续撒漏。2023年5月至今,有效处置了氧化铝途中撒漏问题车62车,防止了问题车出站运行,极大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在安全质量方面,针对敞车上插销脱槽易造成车门打开不易整理的问题,他主创研制出了“敞车侧开门上插销脱槽关门器”辅助工具,该工具已在六盘水车务段货运专业得到大力推广。使用以来,六盘水南货检发现的上插销未入槽问题429车,没有一辆被甩车整理。这一成果极大地提高了货检整理车的质量和效率,2022年4月,该成果在成都局集团公司2022年一季度“智惠成铁”群众性创新大赛中获得“优秀成果奖”和“最佳人气奖”。
心系班组,做甘于奉献的表率
参加工作的二十年时间里,彭松完成了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等角色的转变,在家庭与事业之间,他选择为工作尽职尽责,为安全运输拼搏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与担当,使命与奉献。
2011年的冬季的一天,六盘水突降大雪,正在家中休班的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场降雪会为车站的运输组织工作带来严重的困扰。他毅然决定放弃休息赶回车站,出门时,交通已完全断绝,他徒步10余公里赶到车站,没有休息一分钟,迅速加入到抗冰雪凝冻的工作中,为保障车站运输组织畅通作出贡献。
工作中的彭松
2020年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车站职工大面积感染,各岗位严重缺员。彭松的父母、妻儿也相继感染住院。面对这样的局面,他拉着妻子的手说:“车站货检工作更需要我,家里就辛苦你了。”即使自己也受到了感染仍然坚守岗位,连续一个多月未离开车站,哪里需要去哪里,哪里缺人补哪里。当所有人都好转复岗后,他却病倒了。
在工作中,他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对不好处置的问题车总是冲在最前面,由他亲自参与组织整理的严重问题隐患车共357起,无论是在下班或节假日,只要接到现场不易处置的隐患问题车信息,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置,确保铁路运输组织畅通。
自参加工作以来,所带货检班组连续7年被评为区域性标准货检站、2021年度集团公司“先进班组”的荣誉,他个人多次被评为成都局集团公司和段“先进生产工作者”,2023年还荣获成都局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荣誉。
彭松与同事的合照(中)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彭松并没有对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满足,他始终砥砺前行,无时无刻都在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指引自己,明确方向,潜心学习,增长才干,持续在货检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精彩的人生。(孔维丽娅 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