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打造“筑才”品牌-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白云区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打造“筑才”品牌

2024-05-15 17:51:11  来源:贵阳日报

白云区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打造“筑才”品牌

力争到2025年人才总量超过15万人

  近日,记者从白云区获悉,该区将大力实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大工程,着力打造“筑才”品牌,集聚各类优秀人才推动白云人才高质量发展,为“强省会”行动夯实智力支撑,力争到2025年,白云区人才总量超过15万人,区域人才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提升。

  实施引才工程。白云区坚持以产引才,着力推动人才奖补政策向“一主一特两关注”重点产业倾斜,协同推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制定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依托人博会、数博会、赴外引才等活动载体,多渠道招引人才。去年以来,依托人博会、数博会等平台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40余人,申报省市人才项目24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同时,该区加大平台引才力度,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创新平台为依托,用足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贵阳贵安“强人才”若干政策、白云“创新十条”支持,大力引进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白云区还不断建立完善创新飞地、挂职兼职、顾问咨询、揭榜挂帅等柔性引才机制,对编制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独立薪酬制。

  实施育才工程。该区紧盯党政人才,今年拟选派10名左右干部到央企省企、驻外办、信访部门等挂职或跟岗锻炼,组织100名左右干部到基层一线、项目火线、招商前线历练,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重点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新要素业务培训;紧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深入实施“万名企业家成长工程”,依托“云上空间”企业家人才沙龙、商会“企业之家”讲堂等平台,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系统培训,确保今年企业经营管理类人才累计超过1.8万人;紧盯专业技术人才,畅通专业技术职称申报通道,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探索推行职称申报推荐制,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确保今年专业技术人才累计超过2.6万人;紧盯技能人才,开展“技能贵阳”行动,实施以产定培、引产入教、订单合作,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探索多元化人才培育模式,完善技能人才供应链,确保技能人才今年累计超过8.4万人;紧盯农村实用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提升行动,围绕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五类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紧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推进社会工作站和志愿服务站建设,分领域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鼓励社会工作者参加职业水平考试。

  实施用才工程。白云区将持续健全人才评价体系,把人才年薪、个税缴纳额度、企业(行业)认可等纳入人才评价指标,对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可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同时,完善人才激励措施,用好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政策支持,开展“科技搭桥”行动,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入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障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分配权益,促进科技成果在白云转化。该区还将鼓励人才有序流动,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力度,依法依规探索以投资入股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入乡,引导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银龄计划等制度。

  实施留才工程。该区坚持待遇留才,支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向关键核心岗位倾斜,推动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畅通村(社区)干部晋升录用渠道。同时,全力做好人才服务,打造优良环境,持续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积极开展人才交流、就业咨询、创业指导、招聘服务、技能竞赛、专题培训等活动,做好人才的生活、就业、教育、医疗等保障,落实“云尚青十条”政策,加快推进云尚英才青年发展型社区、青年产业园区示范建设,以高品质的“贵人服务·简便宜心”营商环境引凤筑巢白云。(记者 梁婧)

[责任编辑:刘昌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