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成熟的这段时间,我们基地每一天都是60多个工人在采摘。这一季黑木耳规模是40万棒,预计6月底可以采摘完,估计产量将达80万斤,按照鲜木耳当前市场价每斤5元的价格,这一季收益应该不错,这些采摘下来的鲜木耳,或按照订单销售到贵阳农产品物流园,或制成干木耳后通知订购商来收购,整个销售都是成规模、成批量的进行。下一步,我们还将扩大规模,再增加40万棒……”谈起黑木耳这个产业,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江村村民娄素毓喜形于色,信心满满。
5月30日,正是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江村黑木耳的采摘时节。娄素毓在田间正在对工人进行黑木耳的采摘培训,只见她手里拿起“黑衣”菌棒,现场讲解如何把大块的成熟的厚实的黑木耳快速采摘到篮子里……
基地上,一串串菌袋排列有序,菌棒上厚实的木耳从一排排小孔上钻了出来,一片片,晶莹剔透,长势厚实的木耳正等待采摘。
为发展黑木耳产业,2023年,娄素毓自学黑木耳种植技术后,就把村里闲置地块流转过来发展黑木耳。今年4月初,40万个菌棒投入基地,她深感压力,深怕因自己的疏忽导致木耳产量出现问题,所以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因黑木耳菌棒对温度湿度要求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来管理,如夜间和早上都要定时给菌棒补水等,为减少人工,她给基地安装了自动喷灌系统和监控系统,在手机上就可一键操作检查黑木耳的环境情况,经过一个多月的严格管理,一个个白色的木耳菌棒穿上了“黑衣”成熟了。
“在制作干木耳的过程中,晾晒过程需要将木耳风干并不断地翻拌,使木耳有一个好看的形状。黑木耳不易打理、对产量、质量影响极大,只有菌袋优质,控制好湿度才能实现丰收。从种植到采摘劳动力需求大,但是劳动强度低,都是手上活,适合妇女老人等闲散劳动力,我们这个产业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临时就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娄素毓说。
“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我们一方面将继续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一方面组建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解决主体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当前,修文县创建食用菌示范基地13个,主要分布在阳明洞街道、久长街道、六屯镇、六广镇、大石布依族乡、六桶镇等乡(镇、街道),主要品种为平菇、香菇、黑木耳、赤松茸、红托竹荪、羊肚菌等,13个食用菌基地预计种植食用菌1739万棒(亩),预计产量5000吨以上。”农业农村局蔬菜站负责人刘通介绍道。(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