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走进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合水镇高寨村烟叶种植基地,黄土满坡,满眼绿色、生机盎然,连片的烤烟正在奋力向上生长,一行行嫩绿的烟株从地头延伸到山边,一片美景孕育着增收致富的希望,勤劳的烟农们正抢抓适时天气忙着在烟田里中耕、除草、揭膜、覆土,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合水镇高寨村烟叶种植基地
“烤大田管理是烟叶生产关键环节,要使烟叶获得优质稳产,必须在‘管’字上下功夫……”烟田边,烟叶生产技术员陈其峰正在对“中耕除草、揭膜培土、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
烤烟是印江县的传统农业产业,从烟地卫生清理、烟地深翻、育苗、起垄、覆膜、移栽,到施肥、中耕、培土、除草,再到采摘、烘烤、分级,每个环节都有烟技员指导,帮助解决规划、技术问题,让烟农增收无后顾之忧。
“现在种烟是相当方便,水泥路、机耕路四通八达,耕种有机械化,烟农专业合作社全程提供育苗、机耕、植保、烘烤、运输等服务,而且烟站的技术人员天天到田里来指导,种植烤烟,我心里踏实。现在是烤烟管理的‘黄金期’,我们得趁着天气好,赶紧揭膜覆土,让烟株长得更旺。”符宁爱看着眼前长势喜人的烟株,乐呵呵地说。
符宁爱用微型农用机械在烟田行间松土除草
今年45岁的符宁爱是一个有着十三年烟叶种植经验的“老烟农”,在当地流转了60亩土地种植烟叶,除了种植烤烟外,还种植辣椒、白菜等农作物,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他采用烟蔬轮作的方式进行种植。眼下,他正专心致志地用手扶微型农用机械在烟田行间松土除草。
“以前烟叶防治纯靠人工进行,我们两口子一天下来累得肩膀都很痛,现在好了,都是合作社用无人机统一作业,轻松多了,而且烟草公司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以虫‘治’虫,防治效果也特别好。”符宁爱说。“自从烟草公司扶持配套了各式各样的机械,推广新技术,种烟就省事多了,机械化作业比人工作业效率提高了好几倍。我这60亩烤烟,从翻耕到栽种结束,至少节约成本3万元以上。”
据悉,为实现烟叶生产降工减本,确保烟农增收,近年来印江县先后推行了自动播种机、自动剪叶机、中耕培土机等先进技术设备及简易实用机械,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劳动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烟农的劳动强度,为推进烤烟生产方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烤烟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用工比较集中,尽管近些年机械化应用程度加大,仍然离不开手工劳作。随着烤烟全面进入“田管”阶段,施肥、揭膜、除草、覆土、采收等均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务工就业机会,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常年在附近务工的村民石银婵就是其中之一。
高寨村村民石银婵在基地务工
“我虽然没有种烟,但也是常年围着烟叶转,我在这里打工,一百块钱一天,一早一晚还可干家里的活,一个月两三千块钱,自家的地流转出去,又能收一份租金,多了份收入,一年下来,我们能得到两万多元的收入。”石银婵是高寨村烟叶基地附近的村民,一张笑脸在“黄金叶”的映衬下灿烂无比,“留守”在家的她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感到十分满意。
一株烟叶成就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烟叶种植是合水镇“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该镇每年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500亩以上,通过多年发展,如今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已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智能化,烟叶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品质得到保障,群众收益越来越多。
今年全县共落实种植面积9000亩,遍及13个乡镇64个村,以提质增效、烟农增收为落脚点,因地制宜推广“粮烟融合”“烟菜轮作”等产业协调发展,种植萝卜、白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并采取订单销售的方式,对接有关企业、超市与种烟大户进行合作,既解决了烤烟采收后土地闲置问题又增加了烟农收入。烟叶的种植带动了大量务工就业机会,预计今年全县烟叶种植可为当地群众提供稳定务工岗位5000余个,支出务工费用1000多万元。依托烟叶产业,部分农民变身“产业工人”,户均增收可达3万元以上,烟叶产业的兴旺发展一头连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起了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满眼繁忙景,同盼丰收年。接下来,印江县局(分公司)将聚焦田间培管、病虫害防治、烘烤培训等方面,做好技术服务,把科技知识的“金钥匙”送到种植户手中,破解烟叶生产疑难问题,积极推进烤烟产业稳步、健康、高质量发展,让烟叶成为村集体致富、村民增收的“金叶子”,为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强劲动力。(文:谭友帮 图: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