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线写青春】张伟:把青春奉献黔中大地 将热爱根植世界高桥-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我在一线写青春】张伟:把青春奉献黔中大地 将热爱根植世界高桥

2024-06-25 18:44:01  来源:贵州高速集团

  在贵州高速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集团团委不断深化新时代青年突击队工作,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担当作为、不懈奋斗,持续吹响青春奋进的号角。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青年突击队团结广大团员青年们立足岗位、攻坚克难,书写着个人与企业同频共振、同向而行的青春故事。今天“我在一线写青春”专栏,让我们认识黔通安达公司张伟。

  我叫张伟,今年33岁,安徽滁州人,现在是贵州高速集团所属黔通安达公司的一名高级工程师。虽然我是一名外地人,但是工作这些年,我早已把贵州当成了第二故乡,把奉献贵州交通当做了我的青春誓言!2023年,我有幸荣获了“第五届十佳贵州诚实守信好青年”荣誉奖项,这份奖项来之不易,它是我和同事们在贵州高速公路桥梁健康检测监测上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的结晶,也是组委会、评审专家甚至行业系统对桥梁试验检测人所作贡献与付出的认可。

  以学筑基,致力高速公路桥梁检测事业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一半在贵州,很早就听说,贵州有“桥梁博物馆”的美誉。2017年,研究生毕业后的我毅然选择了这片热土,把黔中大地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也决定将青春奉献交通事业,进入黔通安达公司从事桥梁健康监测工作。

  桥梁健康监测是一个高度复杂且涉及多学科的领域,不仅要对桥梁结构有深入了解,还需要具备软件工程、电子信息、数据传输、网络安全和大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为满足桥梁健康监测工作对专业技术知识的需求,我与各项技术知识难题“较”上了劲,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涉及桥梁试验检测的多门学科,持续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凭借着对试验检测行业的热爱与坚持不懈的学习,我借助着公司的平台迅速成长,先后参与了世界第一大跨径山区钢桁梁悬索桥(赤水河红军大桥)、世界首座非对称式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红水河大桥)、贵州首座中央索面混凝土斜拉桥(锦江大桥)等一批具有代表意义的桥梁荷载试验工作,这些工作经历,让我在桥梁健康监测工作方面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知行合一,投身桥梁健康监测工作一线

  2021年初,为了提升公路桥梁安全耐久水平,交通运输部对国内的长大结构桥梁开展了结构健康监测试点工作,沪昆高速坝陵河大桥作为世界山区首座千米级钢桁梁悬索桥被列为全国的11座试点桥梁之一,这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黔通安达公司来施行,而我有幸承担了该项目的具体工作。

  开展坝陵河大桥健康监测的时候,正值冬春之交。300多米高的桥上异常寒冷,但面对每一个传感器、每一处螺丝、每一根网线,我都与团队一同进行了严格检查检测。1088米跨径的主桥、40多层楼高的索塔、深入地下80多米的锚碇……在这座大桥上,我不记得走了多少趟,但也正是在这一步步之间,坝陵河大桥的健康监测数据得以真实详实采集,桥梁的监测系统得到完整、全面的构建。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我先后参与完成了北盘江大桥、红枫湖大桥等多座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同时,还不断地将实操经验记录成册。2023年,在公司党委部署开展贵州复杂地形、气候条件和桥梁管养特点研究工作的背景下,我协同团队承担了《贵州省公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指南》的研究、起草工作,历时一年的时间,我们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查阅专业资料、总结过往经验,成功完成了指南的编制工作,该指南为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建设提供技术助力。

  深耕细作,助推桥梁检测技术共创共享

  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一些钢结构桥梁高强度螺栓脱落的情况。对于体量巨大的桥梁而言,小小的螺栓显得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一个小东西,对于桥梁的安全却是至关重要。为解决山区钢结构桥梁高强度螺栓脱落的难题,我主动出击,联合国内相关专业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并与团队着手《钢桥高强度螺栓检测与维护技术规程》编制工作,不断探索高强度螺栓新的检测、监测技术。

  为持续推动技术共享,着力解决高速公路营运养护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痛点问题,集团公司向省发改委申报了贵州省山区高速公路智慧运维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参建方之一,黔通技术公司组织开展了重大结构物健康监测及安全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在此过程中,我作为参与人员积极开展了科研团队建设、课题申报、成果应用等工作,我带领的团队累计向省科技厅、省交通厅申报了8项课题,获得专利授权1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9项,帮助填补了公司在该领域的空缺。

  2023年9月,在交通运输部主持的首期“全球可持续交通人文交流高级研修项目”上,我有幸被遴选为贵州项目介绍人,以全英文的方式向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交通系统负责人介绍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在随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潜心准备资料、修改PPT、做英文翻译。在经多轮审查合格定稿后,不断地练习参会介绍的各个环节,通过不断地锤炼,最终顺利完成了现场宣讲汇报工作,让我们贵州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认可。

  在公司工作的6年时光,我历经磨砺,更收获了无数珍贵的成长和进步……这些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一线,我也将继续奋斗,用青春书写更多贵州桥梁的精彩故事,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我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谢素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