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发明”“小改造”“小创新”……走,一起随着我们视角,去看看铜仁烟区“全员创新”带来的“新转变”。
走进德江煎茶育苗工场——育苗有了“科技范儿”
(图为德江煎茶育苗工场专业化服务队员正在开展剪叶作业)
“通过传感器将物联网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相结合,能实时监测育苗棚内的温湿度,并将监测结果同步传输到手机上。” 走进德江煎茶育苗工场,一株株烟苗在养分协调、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育苗棚里生机勃发、绿意盎然。工作人员介绍到,“通过手机便可以实时监视每个苗棚的温湿度信息,还能预设报警数值,当传感器检测到温湿度不符合标准时会自动调节侧膜升降及鼓风机设备,将温湿度等环境因素调节到有利于烟苗生长的最佳数值,实现了对育苗棚内温湿度的精准管控,有效提高壮苗率。”
温湿度远程监测、自动调节数值、潮汐式育苗、升降苗床、机械剪叶、统排统灌、专业化烟苗配送……这就是育苗从“会”到“慧”的转变。
走进煎茶烟蚜茧蜂保种扩种中心——“小小杯子”也有大作用
(图为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
“传统养虫笼投放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蠋蝽死亡率高等问题,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投放的性价比,我们研制了田间便携式蠋蝽释放器。” 铜仁市煎茶烟蚜茧蜂保种扩种中心技术人员肖德波介绍到,“这个便携释放器每天可释放蠋蝽70-90亩地,相较于传统养虫笼释放效率提升了3-4倍,成本也从原来的5元/亩降低至1.39元/亩。”
2018年以来,铜仁市局以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陆续建成烟蚜茧蜂保种扩种中心、蠋蝽繁育中心,持续升级全市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如今,蠋蝽已然成为了防治烟叶病虫害的“主力军”,而它的投放方式在技术人员的探索下也找到了“最优解”。
走进科技成果转化园——打孔也能“数字化”
(图为专业化服务队员正在用精准智能计数制井器开展打孔作业)
多层抽屉式烟苗移栽框、山地地膜烟烟穴定位破膜口计数一体机、烤烟移栽滚动式打孔记数装置、山地丘陵烟区拔杆器……在科技成果转化园,各类针对铜仁山地丘陵烟区地形地貌设计的作业工具“层出不穷”。
今年移栽期间,为了推动烟田管理信息化,铜仁市局自主研制了精准智能计数制井器,并全面推行数字烟田二维码应用,为物资精准供应、营养精准调控、产量精准预测奠定坚实的数据。
在铜仁烟区,我们看到了创新在基层探索的生动实践,这里有“接地气”“泥土味”的“小发明”,也有“智能化”“数字化”的“小创新”。谋在实处、干在实处、成在实处,创新的步子才更有力,发展的步伐才更坚实。(王楠 刘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