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笔者来到贵州“三哥马辣”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马辣”的淡淡椒香,撩人的椒香刺激着大家的味觉,让人垂涎欲滴。
在修文县扎佐产业园区,占地20亩的贵州“三哥马辣”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就坐落在这里。一间间生产辣椒面的标准厂房在这里崛起,烘烤车间、生产车间、包装车间一派繁忙。从车间出来的一袋袋、一瓶瓶红彤彤的特辣的、中辣的、微辣的、蒜香的、葱香的、五香的辣椒面被送往物流市场和各大超市……
“马辣”,作为贵州修文马家桥村辣椒面的简称,上世纪90年代就进行家庭小作坊生产了。“三哥马辣”“燕椒香”“老五马辣”“仙妹马辣”等“马辣”品种,从刚开始一家发展到现在的20多家企业,生产出各种口味的辣椒面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哥马辣”是其中一家,这个承载着家族配方、地方特色与匠心精神的品牌,其创始人杨祖琴经过1000多次的配方调味和试验,不断研发创新,寻找大众喜爱的味道,以最佳口感的特辣、中辣、微辣、蒜香、葱香呈现在消费者的口碑中,其产品走进了贵州各大超市和各地各村的小卖部,深受大众喜爱,至此“三哥马辣”也有了有上千万的粉丝,销路一直飙升。
随着口碑的积累,“三哥马辣”在省内外的市场上逐渐被大家所熟知,订单量激增,小作坊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面对商机,“马辣”扩大生产,走规模化道路势在必行。但是,缺管理人才、缺流动资金、缺现代化设备、缺标准厂房等问题像“拦路虎”一样摆在“三哥马辣”眼前。获悉这一情况后,修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上述问题纳入专题研究,组建专班对接,帮助企业破解难题。
多种口味的“马辣”,修文县委县政府把之作为“一主一特”食品行业品牌,进行“上规企业”培育,助力企业从小作坊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生产转型,做大做强地方特色食品。修文县开启绿色通道选址建设标准厂房解决生产线的问题,同时向上争取政策扶持,申请创建“十百千万电商产业示范基地”,争取到5万元电商扶持资金,多元拓宽销售渠道,帮助融资300万元解决流动资金周转难题,协同多部门帮助完善生产设施设备安装和调试,推进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建设,助力“马辣”走快走稳。
2024年5月,经过多部门的共同发力,“三哥马辣”从农村小作坊解脱出来,搬进崭新的标准厂房,开启标准化、智能化生产旅程,生产车间、烧烤车间、包装车间、主播带货间一派繁忙。
同时为强化企业管理,“三哥马辣”招贤纳士。马辣的粉丝郭肖原是一名企业高管,她毅然辞去在城市金融行业的高管职务,担任贵州“三哥马辣”有限公司总经理,开启与“三哥马辣”同呼吸共命运的旅程。郭肖与“三哥马辣”创始人杨祖琴一起,携手推进家族传统手艺与现代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未来,走产业链发展路子,共同擦靓“三哥马辣”品牌。
“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对原材料成色、品相、品质都有严格的要求,对各环节严格进行把关,比如烘炒花生、大豆、花椒等环节火候非常关键,要在确保最香的状态时终止炒制,再通过秘制配方完成原材料配比,经过搅拌和初碎、舂制等工序才形成成品。”贵州“三哥马辣”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肖说。
当前,“三哥马辣”转型为标准厂房生产后,日产量达3吨,年产能3000吨。日销售量最高一天达2吨,其产品覆盖了贵州80%的超市。今年上半年,“三哥马辣”的销售总值达1000万元。为加快销售,该企业把特辣、中辣、微辣、蒜香、葱香等产品包装成旅游商品,搭乘电商的快车,同时开通直播和主播带货,线上日销量最高一天达1600斤。
黔货出山,“三哥马辣”除了畅销西南三省,其“微辣”产品也走进了北、上、广、深等地,很多商超甚至是普通人家里都能看到“三哥马辣”的身影,当前,有关部门正帮助企业申请进出口资质,让“马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陶群 李宇 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