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桐梓县的山峦在葱茏的方竹林映衬下显得格外壮美,微风拂过,层层叠叠的竹海如波浪般起伏,展现出勃勃生机。这片拥有100余万亩方竹林的土地,被誉为“中国方竹笋之乡”,这种竹子,外形呈四方形,有棱有角,因此称作“方竹”。方竹笋既是桐梓县的一张闪亮名片,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着“竹笋之冠”的美名。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张名片背后隐藏着一个个从困境到复兴的故事,桐梓县楚米镇高山村的帅先生,便是其中一个故事的主人公。
桐梓方竹林
困境中突围:从资金短缺到产业初兴
在大娄山核心区域的楚米镇高山村和狮溪镇的柏芷山、箐坝山,原生态方竹林资源丰富,但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一直是竹农们的心头大事。
帅先生承包了3000亩荒山,立志要实现方竹笋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但现实并非想象中简单。在创业初期,帅先生面临着严峻的资金短缺问题,土地流转和竹苗采购的高昂成本几乎让他举步维艰。
“当时,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问题,尤其是土地流转和竹苗采购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正是工行贵州遵义桐梓支行的‘种植e贷’,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帅先生回忆道。工行针对方竹产业量身定制的贷款产品,不仅利率低,不需要资产担保,更重要的是放款速度快,为方竹种植大户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
通过工行的300万元信用贷款,帅先生顺利完成了土地流转,采购了优质竹苗和肥料,方竹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今年采收鲜竹笋近400万斤,收益近400万元,而且产量会逐年递增。”帅先生对未来充满信心。正是这笔及时的资金支持,让他在困难中找到了出路,成功实现了方竹产业的初步发展。
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双重助力:方竹产业迎来新机
方竹笋“不发于春而茂于秋”的生长特性,填补了我国竹笋市场秋季缺乏鲜笋的空白,其反季节供应优势,广受市场欢迎。
近年来,桐梓县政府将方竹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重点打造,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产业升级工程。与此同时,工行贵州遵义桐梓支行也迅速响应,针对方竹产业链推出了方竹笋产业“种植e贷”产品,该产品是基于种植规模、种植年限、成本收益等经营信息,为方竹笋种植户打造的专属融资产品。工行贵州遵义桐梓支行工作人员详细调查了当地方竹种植成本与预期收益情况,经过授信测算、确认白名单后,种植户便能通过手机提款使用资金。
工行桐梓支行客户经理走访方竹笋种植合作社
工行推出的方竹笋产业“种植e贷”产品,进一步扩大了支持范围,帮助更多像帅先生这样的方竹种植户实现规模化发展。截止目前,工行贵州遵义桐梓支行已累计向15户方竹种植合作社发放了超3000万元信用贷款,为推动桐梓县方竹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竹林深处的幸福:从农民增收到产业振兴
如今,桐梓县已形成了方竹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方竹笋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还成为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随着竹笋价格的逐年攀升,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闲置的荒山、荒地被有效利用,每亩土地每年可为村民带来约300元的流转费收入。
村民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个采笋季下来,人均年收入能增加7000元左右,不少腰包鼓起来的笋农在农村盖起了新房,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过上了更加殷实幸福的生活。工行贵州遵义桐梓支行的客户经理梁露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与桐梓县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加大对重点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确保方竹产业链各环节都能获得足够的金融资源。”
在桐梓县的方竹产业发展蓝图中,工行贵州遵义桐梓支行的身影无处不在,助力了方竹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再到市场的各个环节的顺利运行。金融的源头活水正在为这片竹海注入不竭的生机,成为推动方竹产业繁荣发展的有力引擎。(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