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数”治相融 筑农“智”富-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阳贵安:“数”治相融 筑农“智”富

2024-08-29 17:46:21  来源:贵阳市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贵阳贵安通过大力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升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乡村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推进乡村服务数字化,探索具有贵阳贵安特色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累计完成数字应用场景18个,数字乡村建设初见成效,智慧农业发展蹄疾步稳。

  重点探索数字乡村建设路径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探索数据化赋能农村改革、建设智慧农业示范试点等举措,实现农业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治理、农村改革等发展环节的融合应用。

  助推农村改革。建成农村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息烽县试点农村产权交易927宗,线上交易1.4亿元。建成贵阳贵安闲置农房盘活平台“村村App”,引入社会资金5800万元,助农增收138.88万元。建设“宅快”宅基地管理平台,实现农房建设报批“一次都不跑”,审批宅基地840宗。

  力践试点探索。息烽县通过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评估,在全国116个试点地区中排名第17名。观山湖区入选第二批乡村数字文化试点,打造民族数字文化园。乌当区获批“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获中央资金5500万元建设“贵农通”数字乡村平台。

  强基乡村治理。建设“数智治农”平台,推进与“城市大脑”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网统管”。目前9个业务模块已基本开发完成(价格采集与分析、农村厕所革命数字化平台、项目全流程管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信息服务、农业金融服务、自动化办公、农业综合执法监管、宅基地审批管理、农村实用人才数字化平台),其中“筑厕”治厕数字化管理平台获工信部“绽放杯”贵州省区域赛二等奖、ICT中国2023年度杰出创新应用奖。

  重点深挖“数智黔乡”实践潜力

  紧盯“1+3+N”应用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推动农业重点产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

  赋能农村产业。选取种业、肉牛、生猪产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推进生猪、肉牛产业赋能平台建设,已服务贵州省70%的能繁母猪、80%规模养牛场。

  赋能农村服务。汇聚涉农政务服务事项,统一至“爽贵阳”入口办理。指导清镇市观游村实施红色美丽乡村项目,打造“数智黔乡”便民服务站示范样板。

  赋能农村管理。指导修文县建设“数智黔乡”试点县,坚持整县推进工作思路,组织梳理用户需求、编制工作计划,开展“数智黔乡1+3+N”推广。深入实施“数智黔乡”工程,强化与省农业农村厅、市大数据局对接沟通,及时会商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建设生猪、肉牛等产业赋能平台2个以上,推动猛猪科技与华为云合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疫病诊断、营养配方大模型。

  重点突破数字农业智慧应用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助推农业生产向智慧化转变,推动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

  抓智种。实施贵阳市10亿株蔬菜育苗体系建设项目,建成2个数字化种苗繁育中心,年育苗能力达1亿株以上,销往省内外60个地区;对粮油(水稻)、水果(猕猴桃)部分主产区实施智能监测,自动推送天气预警、虫情预报,保障丰收增产。“楠木渡园区设施蔬菜农业信息化项目”获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

  强智牧。发挥德康、温氏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设智慧牧场168个。在全省首创“大数据+活体抵押”金融信贷服务模式,在省内49个县推广。

  促智渔。建成贵安新区南美白对虾基地等5个智慧渔业项目。争取省级资金560万元,建成全省首个长江“十年禁渔”执法指挥系统并纳入城运中心调度。

  育智机。出台《关于支持山地智能农机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挂牌成立“罗锡文院士创新团队研发中心”,推进贵州(贵阳)山地智能农机创新发展平台建设,整县推进农机北斗作业终端改造试点5个。

  下一步,贵阳贵安农业农村局将紧盯“到2025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7%,打造100个以上农业农村数字应用场景”的目标任务,不断推进“数智治农”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以图管地、以图管产、以图智农、以图决策”,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力争建成一批高水平的智慧农场,发布一批高质量的应用场景,推广一批高成效的典型案例,为贵阳贵安“三农”实践新篇章提供坚实的“数”“智”保障。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