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天星乡地城村水稻制种示范基地,收割机正在收割稻种。(何小雨 摄)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眼下,在贵州省岑巩县各地,4万余亩制种水稻正陆续开镰收割。广大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利用机械化作业提高收割效率,确保“颗粒归仓”。
走进岑巩县天星乡地城村水稻制种示范基地,连片的稻穗在太阳下泛着金黄,农机手驾驶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种子收割、稻秆粉碎、种子装袋一气呵成,村民们忙着将收割好的种子进行测产,随着测量结果的出现,农户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笑意。
成熟的制种水稻颗粒饱满。(何小雨 摄)
“作为村里的一员,今年我种了140多亩制种水稻,亩产达到250公斤以上,实现了高产。”岑巩县天星乡地城村水稻制种示范基地技术员高祚平介绍,今年父本、母本花期相遇,这是贵州筑农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多年科研成果的体现,再加上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基地配备了生物防治、智慧监测等设备,给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岑巩县建立全流程技术服务保障,打造“订单种植+标准化生产+统购统销”产业链条,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劳务就业实现制种增产增收,同时也为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服务和技术支撑提供保障。
农户正在给稻谷装袋。(何小雨 摄)
“为做好技术服务,公司专门成立了19人的制种工作团队,每年水稻制种开始后,技术员会在各个基地根据科研部制定的技术方案进行全程技术跟踪,保证每个关键环节不出错。”贵州筑农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党云岳说。
同时,水稻制种的烘干工作也变得更加高效,基地当天收割的种子不时便被送到附近的水稻制种烘干车间进行处理,机械烘干已经取代了传统晾晒方式。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产地加工服务分中心11个。
农户正在给收割好的稻种测产。(何小雨 摄)
除水稻制种烘干中心外,岑巩县还建成智慧稻田物联网监管系统,集气象警报、虫情测报、图像视频采集等功能,实现了制种监管信息化。
“我们站所负责的是技术服务和质量检测,该系统的建成,让我们可以直接在系统上监测水稻制种长势,接收技术员反馈,及时发现问题,保障种子质量安全。”岑巩县农作物种子站站长蒋大勇介绍,制种装备提档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种业基础不断夯实。
收割的稻种在烘烤车间烘干。(何小雨 摄)
“目前,天星乡水稻制种面积为4042亩,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前期统筹了部分物资对种植户进行发放。”天星乡副乡长杨波说,各方面保障让百姓发展水稻制种产业充满信心。
为推动水稻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岑巩县加快推进水稻制种产业领域科技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科研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能级,以配套设施、政策性保险、信息监测等为着力点,打造水稻制种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充分发挥制种大县奖励政策优势,强优势、补短板,加快推进现代化种业基地建设。
2024年,全县水稻制种面积辐射10个乡镇1个街道,预计总产量870万公斤,产值2.4亿元。(何小雨 杨瀚东)
岑巩县天星乡地城村水稻制种示范基地。(何小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