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满眼金黄入目,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一辆满载着烟叶的厢式货车驶进了烟叶站的大门,车上下来一对年轻的夫妻前来交售烟叶,他们叫周龙军、李章情,他们是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安底镇的烟农。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这对“90后”夫妻在烟草行业助农政策的帮扶下,投身于烟叶种植产业,以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农民的风采。
“信心:种烟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提及种烟初衷,烟农李章情说:“我们老家是遵义桐梓的,周围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活。金沙有亲戚就在种烟,听说毕节还是比较大的烟区,特别是去咨询了烟站的工作人员,了解到现在政策很好,我们就准备种烟了。种烟是我们当前最好的选择,我们烟农归根到底就是要看收入,这几年的收入也证明我们没有选错!”
许多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外出打工或者选择其他看似更轻松更现代的职业路径,然而,这对夫妻选择了一条与土地紧密贴合的道路。他们对种植烟草有信心,烟站的贴心服务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心理预期和技术保障。通过种植烤烟,不仅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烟草作为金沙县重要经济支柱产业。烟叶种植,不仅增加烟农收入,还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此外,烟草产业融合也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有效作用。
这对90后烟农夫妻的选择具有示范意义,他们的成功不仅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回归乡村,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还能够带动当地农业生产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暖心:是温暖和服务让我们坚持”
“一开始我们也什么都不懂,但是好在烟站的工作人员来一步一步指导、帮助我们,如果不是有这些技术员,我们可能也坚持不下来。”烟农周龙军说。
提及所种植的烟苗品种,他的妻子李章情说:“我们种植的烟苗都是烟站工作人员精心培育的,种多少亩,怎么种植,怎么管护,烟技员都在各个环节一点一点手把手帮助、指导我们。”
育苗是种好烟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为了确保烟苗质量,烟技员常驻育苗场地培育优良苗种。同时,培训烟农学会如何科学移栽、管护,提高烟苗种植的成活率和质量。
种植是烟叶生长的关键环节,需要烟农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李章情说:“没种烟之前不知道有这么多的步骤,连苗与苗的距离都有讲究,还有这些新技术!”在烟苗移栽时,烟技员经常来到田间地头,进行一对一包户指导和服务。根据烟苗移栽、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方案,为烟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还采用了一些特殊种植技术,如地膜覆盖、滴灌技术等。烟农们按照技术员的要求,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浇水、防治病虫害。辛勤耕耘下,烟叶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烟叶成熟采收烘烤是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烟叶的质量和品质。烟农周龙军提及烘烤,谈到:“烘烤是最关键的一步了,每年的收入多少就看烟烘得如何了。我们种烟到现在已经有四五个年头了,第一年烘烤上遇到了好多问题,一旦烘烤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好,就会影响烟叶的质量和品质,我们晚上都守在烤烟房外面,担心得紧,还好有烟站的老师傅指导我们。”
这对夫妻在烟站技术员的指导下,精心选择了烘烤场地,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每天细心地观察烟叶的烘烤情况,及时调整烘烤温度和湿度,确保烟叶烘烤得恰到好处。经验逐年累积,他们成功地烘烤出一批又一批的优质烟叶。
李章情和周龙军。
“贴心:要协同合作,才能收获更多”
分级是烟叶收购的必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烟农的入和烟草企业效益。李章情说:“烟站工作人员入户指导分级纯度,为我们提供分级打捆器具,让我们在烟站卖烟的时候更顺利。”这对夫妻在烟站技术员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了烟叶分级的技术要领和标准,在分级过程中,他们精益求精,因为一旦分级不准确,就会影响烟叶的收购价格和质量。同时,通过技术员的入户指导,烟农提高分级和卖烟的效率,使得有更多的时间专注在烟叶烘烤上,进一步提升烟叶的品质,使得烟农的利益实现最大化、烟草收购质量实现最优化。
周龙军、李章情进行烟叶分级。
收购烟农最为关心的环节。谈到今年的收入情况,周龙军说:“今年天气干旱严重,收益也不好,我们没有面对这种极端干旱天气的经验,是烟叶工作人员帮助我们寻找水源,同时组织了抗旱技术培训,指导我们烟农如何进行有效灌溉和田间管理,如何预防和处理因干旱引起的病虫害等等问题。才让我们在大旱之年挽救回了大部分的损失,不至于亏损太多,来年我00后的弟弟也想跟着种烟嘞!”
2024年久晴少雨、极端干旱,金沙县禹谟烟叶站组建了一支专业技术服务队。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根据土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供水方案,鼓励烟农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确保每一户烟农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烟地的灌溉水源。同时与当地气象局建立应急联动合作机制,设立干旱监测、预报与警报系统,及时向烟农和各个站点的负责人提供干旱信息,以便提前做好准备,也为未知的极端天气做好了应急预案。
图为烟叶工作站负责人为烟农寻找水源。
每一炕烟烘好之后,李章情和周龙军提前筛选好优质的烟叶、完成三公斤每捆的烟叶分级,来到烟叶站交售烟叶。他们严格按照收购合同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收购任务。他们的诚信合作,得到了烟叶站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在收购过程中,烟叶站工作人员也严格按照国家的收购政策和标准,对他们的烟叶进行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收购。
工作人员们认真检验烟叶的质量和等级,系统录入收购信息,烟农及时收到烟叶交售款,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周龙军、李章情前来交售烟叶。
在今年的收烟季里,这对90后夫妻烟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得到了回报,他们的故事是新时代农民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为自己的家庭创造了幸福生活,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绵薄力量。他们是烟草产业的宝贵财富,更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翟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