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阳朝村,距洪州镇政府所在地北9公里,东与湖南省播阳镇接壤,是红军长征入黔第一村、黔东南州级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县级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经湖南通道进入贵州的第一村,就是阳朝村,当时在这片土地上演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场景,阳朝及周边寨的800多群众热烈欢迎红军入寨,在各个祠堂煮米饭,杀猪、送水、蒸红薯款待红军。各个姓氏的族长号召族人为红军捐钱捐物,有力地支援了红军长征。从此,红军过阳朝,在当地便传为佳话。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好政策,如今,阳朝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彻底摆脱了贫困,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医疗、教育有保障的生活。
如今的阳朝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红色文化氛围浓厚,乡村治理井井有条,村民为人诚善、家庭和善、邻里友善,民众日渐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几十年来,阳朝村坚持党建引领,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村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通过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扶持项目等措施,阳朝村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全村油茶种植达468户1583亩,钩藤种植126户272 亩,产业丰收增加了群众种植信心,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变“输血”为“造血”发展新路。在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该村引进公司建起了温室养猪场,每年生猪出栏4000头,是阳朝村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生猪养殖场地。
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与黎平县香连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采用农业“订单”联结方式,签约种植传统紫米200亩,同时组织群众种植罗汉果160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7余万元。2024年带动群众种植320余亩绿米,将绿米产业发展划分成了9个示范区管理,营造了发展产业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不仅充实了“米袋子”,丰富了“菜篮子”,还鼓起了“钱袋子”,鼓起大家的精气神,助力乡村振兴。(袁惜春 姚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