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2月14日红七军途经并与当地保安团发生战斗的黔桂交界处富碌坳战斗遗址。(熊正安 摄)
近日,黎平会议纪念馆收到了第三方审计单位提交的红色基因库建设项目的审计结果,并于2024年10月11日以馆长办公会给予确认,项目实施单位也给予了认可,标志着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达的“黎平会议纪念馆红色基因库建设项目”任务圆满完成。
1934年9月20日红六军团战斗过的高屯潭溪塔桥。(熊正安 摄)
黎平会议纪念馆于2022年3月通过黎平县委宣传部向上级申报了“红色基因库”建设项目。2023年6月18日,黎平会议纪念馆与中宣部、省委宣传部三方共同签署了《中央宣传部红色基因库建设项目资助协议》,同年8月中旬,黎平会议纪念馆确定项目实施内容为黎平县红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双屏互动“红军征战黎平线路图”和“黎平会议前后敌我态势图”改造。经县政府批准实施方案后,黎平会议纪念馆有序推进了项目的落地。
1934年9月末、12月中旬红六军团、红一军团先后跨越过的高屯少寨红军桥。(熊正安 摄)
2023年11月中旬,黎平会议纪念馆选派专业人员与项目实施单位一起,对全县境内的所有长征遗址遗迹进行了调查、拍摄及数据采集工作,弄清了现存红色资源的总数及保存情况,提出了保护红色资源技术、政策措施,并完成了数据的录入工作。根据贵州省文物局关于文博项目验收的有关规定,2024年4月30日黎平会议纪念馆对项目进行初步验收,同年7月19日在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的主持下通过了正式验收。
1934年12月14日红一军团二师六师攻克黎平时的五里桥战斗遗址。(熊正安 摄)
红色基因库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所形成的红色精神谱系及其承载介质——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革命遗址遗迹等,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精神标识和永葆政治本色的神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并将红色基因的保护传承以项目的形式落地到红色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动当地的红色资源保护。
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第一、第二野战纵队整编地遗址——黎平县洪州镇小寨村关帝庙。(熊正安 摄)
黎平会议纪念馆红色基因库项目获批后,黎平县领导多次督查,强调要不折不扣地实施好项目,要以项目为契机,摸清县内的红色资源家底,提出保护传承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让全县人民都来保护和传承红色基因,并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红色精神指导工作、影响生活,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杨祖华 姚进忠)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长征途中第一次会议——黎平会议会址。(熊正安 摄)
1934年12月中旬中央红军各部途经过的洪州镇草坪村刺篷寨红军鼓楼。(熊正安 摄)
1934年12月中旬中央红军各部先后途经过的洪州泊里长官司遗址。(熊正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