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贵州省安顺市的旅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国庆黄金周,安顺全市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
位于坝凌河大桥下的吴洪祥便利店。(关岭县烟草专卖局供图)
抓住持续升温的旅游热潮,安顺各景区周边的商户们持续发力,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游客在桥上看风景,他在桥下做生意
位于安顺市关岭县的坝陵河大桥,跨越坝陵河峡谷两岸,周边有壮美的黄果树大瀑布、神秘的红崖天书、奇特的滴水滩瀑布等著名景点。近年来,当地政府围绕坝陵河大桥,做好“桥旅融合”文章,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打卡。
“我这个房子2005年开建,跟坝陵河大桥同步施工。房子建好后,我就开了一家便利店。”关岭县白水镇乌拉村村民吴洪祥告诉笔者。
吴洪祥的店铺紧挨公路,站在店门口,就能欣赏到壮观的坝陵河大桥。门前的公路也是很多游客进出周边景区的必经之地。因此,从一开始,吴洪祥就瞅准了机会,要做好游客生意。
“刚开业时没有什么经验,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各种货物都上了一些,店面也不大,环境一般。好在周边就我一家店,生意勉强过得去。”吴洪祥说。
2009年,坝陵河大桥建成通车。依托大桥,当地政府策划了高桥极限运动、研学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到关岭游玩的人越来越多。
近年来,参照当地烟草公司黔彩便民终端的建设要求,吴洪祥对店铺进行升级,将店内装饰增加了当地旅游元素,逐渐在消费者眼里有了知名度。
吴洪祥为周边村民代收快递。(关岭县烟草专卖局供图)
吴洪祥店铺的不远处开了几家“网红”民宿,当地政府未来还计划引入更多民宿。把握良机,吴洪祥与周边民宿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日常必需品,稳定长期货源。
除了开店,吴洪祥的妻子还在店门口空地上支起小吃摊,制作的当地特色小吃也深受游客欢迎。
背靠坝陵河大桥做生意,吴洪祥和妻子空闲时很喜欢坐在门口看大桥。对他们来说,外地游客在大桥上看风景,那就是他们生意的源泉。
乡亲们做游客生意,她更爱做乡亲们的生意
“老板,换50块零钱。”
“老板,我把菜先放这里,再去转一转。”
“老板,我这里需要酱油,帮我送点来吧。”
…………
每天早上6点半,陈艳打开店门做起生意,她十多平米的小店里就不停有人进进出出,电话更是响个不停。
陈艳的小店距离安顺市西秀区龙宫风景名胜区入口不足百米。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让她的生意越来越好。在陈艳看来,如何抓住当地乡亲们的需求,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才是她应该做的事。
陈艳热心帮助村民搬运物品。
“换零钱是我这里非常大的一块业务,店里都专门备了保险柜。”陈艳介绍,周边村民经常会到店门口的道路两旁摆摊,卖些蔬菜、水果或者当地小吃。“都是些老年人,很多不擅长用手机,习惯用现金,因此,我就准备了很多零钱,乡亲们有需要就来换。”
除此之外,陈艳也与银行合作,开展其他金融服务,如代办社保、存取款等。周边很多乡亲的子女外出务工,都会把钱转给陈艳,再由陈艳取出现金给他们的父母。此过程中,陈艳未曾收取任何手续费。
景区门口开餐饮摊的乡亲是陈艳的重点客户群体,她主要给他们提供调料、一次性餐具等物品供应。只要一个电话,陈艳骑着电动车,几分钟就能把货品送到大家的摊上。
由于为人热情、服务周到,陈艳在周边乡亲们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给她的生意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乡亲们不仅自己会来我这里买东西,有游客打听的时候,他们都会介绍到我这里来,我也享受到了旅游热潮的福利。”陈艳开心地说。
景区周边环境美,她的店铺也越来越美
到贵州旅游的游客,黄果树大瀑布是必打卡的景点。国庆期间,黄果树旅游区共接待游客48.49万人次。
为了持续提升游客体验感,当地政府加大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景区周边环境。当地各类商铺也纷纷抓住机遇,提升店面形象,以期吸引更多游客光顾。
位于镇宁县黄果树镇黄果树村广场旁的欢欢便利店,在镇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协助下改造升级,效果显著。
蔡欢在为游客选取商品。(镇宁县烟草专卖局供图)
店老板蔡欢今年38岁,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就是便利店。蔡欢年轻时也曾和当地的年轻人一样外出到沿海地区务工,但随着家中父母逐渐年迈,蔡欢选择回到家乡发展,开起了便利店。
作为黄果树景区特色旅游终端,欢欢便利店利用色彩、灯光、陈列等元素,对店内布局进行统一调整,营造了良好的消费氛围。此外,结合游客需求,店里还设置了黄果树特产专区,供游客挑选。“形象好了,不仅能为景区旅游增光添彩,也能提升盈利,一举两得。”蔡欢说。
她还抓住了景区客流量密码,与周围餐饮店,民宿,景区酒店等充分合作,根据客户需要将各类物品送货上门,让店铺的生意日渐红火。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好“零售+旅游”文章,答案不止一种。(文/ 吴清海 宦剑屏 聂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