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述历史,“阅”尽贵州
——贵州民族古籍系列片纪实
社会的发展、人民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风吹雨打,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在从未间断的历史传承中兼容并进,创新升华。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川汇流而成。”如果不了解丰富多彩的贵州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始终坚持从民族典籍中探骊得珠,汲取力量并融合创新。自2022年起,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和贵州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典阅贵州》系列片,以贵州世居民族经典古籍为依托,展现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古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讲好多彩贵州民族古籍经典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古籍载体多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古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自古就有整理古籍、编纂目录的传统。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古籍是记录和传承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弥补了汉文古籍中的一些缺失和不足,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献和文物价值。
贵州少数民族古籍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线装典籍、碑铭、石刻到说唱资料,从彝文、水文、布依文等古代民族文字到现行少数民族文字,从歌谣、谚语到故事,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医学等领域,内容纷繁复杂,信息量大,具有其独特魅力,却又琐碎繁杂。随着民族古籍传承人锐减,文字古籍翻译困难、口传古籍传承困难,很多内容需要拼对出来,专业性要求非常高,要想让如此小众的研究被大众关注,做好传承宣传工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我们的系列片选取了多种载体的古籍。例如:《苗绣文化密码》向大家展示了苗族的“语言”——苗绣。相传苗族过去是有文字的,但迁徙的过程中失落了,一位苗族女首领,想出了彩线记事的办法,此后妇女们将本民族历史记忆抽象化后装饰于绣片上,以此熏陶后世,铭记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同样用刺绣表达感情的还有《来自母亲的礼物——背扇》,用背扇这种贵州各民族常见的育儿工具,来表现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意。而背扇上的历史文化、工艺文化、图案文化可以称作中华古老养育智慧的活态古籍。
除此之外,贵州少数民族更多用歌谣等口传古籍来传承历史。贵州苗族流传着一段俗语:“牛死留下角,人死留下歌。”《苗族古歌》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衍变和丰富,让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保存了自己的记忆,传承了自己的文化,对苗族社会的基本问题都给出了属于自己的极富诗意的完整解答。同时还记载了苗族和其他民族共生的故事,是增强各民族团结的历史印记,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体现。
同样爱唱歌的还有“饭养生、歌养心”的侗族。《吴承祖与肖玉娘》 这部侗戏,讲述了170多年前贵州省锦屏县高坝村捍卫民族尊严的英雄吴承祖和用六十载岁月信守山盟、对爱情忠贞不移的肖玉娘的爱情故事。他们的故事引起人们的共情,形成的高坝赶歌节,在北侗地区有强大的凝聚力与亲合力。在县与县之间,村与村之间,人与人之间,作为桥梁和纽带,起到增进区域之间的友谊,加强民族团结,化解矛盾纠纷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民族古籍不仅是传统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媒介。
吉光片羽折射历史清辉,这些珍贵的民族古籍帮我们不断实证多彩贵州各民族的辉煌,认清各民族所经之来路。回望数千年前的民族文化,提炼其中的历史价值和深刻内涵,让民族文化恒古恒今。
民族古籍丰富多彩,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镜鉴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砥志研思的专业研究者,也需要锐意创新的弘扬普及者,拓宽学术界和公众对话的渠道。创作过程中,我们几经推敲,认为选题不仅要确保历史价值、研究价值,还要兼顾民族上的多样性,以及在贵州历史长河中的代表性。
《大山深处的孔子之歌》就从立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贵州省黎平县竹坪小学的《以破天荒》碑讲起,向我们讲述了侗族村民创建学校的经历,以及对学习儒家文化的渴望。不识汉文不通汉话的侗族歌师把对孔子这位儒家圣人的崇拜唱到了侗族大歌中,把侗族人民渴望告别愚昧,努力求学的故事跟大家娓娓道来。不仅如此,歌词中涉及汉、侗、苗、瑶4个民族的语言,体现了当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优良传统。
清嘉庆年间,贵州八寨(今贵州省丹寨县)理苗同知陈浩把他所见所闻彩绘于纸上编成《百苗图》一书。此书是当时贵州多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观、耕作渔猎、织染服饰、婚丧嫁娶、歌舞饮食、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真实写照。从整体上看《百苗图》,就是一个很好的民族融合样板。清末民初贵州各民族交往频繁,交流密切,系列片《百苗图中的交往交流故事》提取了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社会交往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能看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无论少数民族之间,还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在文化上他们是互相汲取,最终走向共同繁荣。
水文是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因为很多字类似于汉文的反写,因此以前也叫“反书”。《活着的甲骨文——水书》中专家学者详述了水文的造字规则。水族古文字既有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又有抽象文字,与甲骨文如出一辙,说明水族先民与甲骨文时代的古华夏民族有密切的联系。
《西南彝志》由于全面地反映了彝族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被誉为“彝族百科全书”。它完整记录了彝族水西支系从汉朝到清朝,147代人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些未间断的记载,不仅记录了彝族的发展、彝族的文化,还留下了许多珍贵历史事件的资料。例如在系列片《彝族古代百科全书——西南彝志》中就选取了记载蜀汉时期彝族首领妥阿哲帮助诸葛亮收服孟获获得封赏的故事。这个记录与彝文碑《妥阿哲纪功碑》《三国志》《明史》等古籍相互印证,是早期少数民族君长归附的记录,也侧面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
《丰收的祈愿》和《年节》讲述了贵州各民族过吃新节和过年节的传统,虽略有不同,但相差不大。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格局与政治向心力的文化根基。
在视频中,我们不是单纯枯燥的展现晦涩难懂的古籍,而是通过实地探访,文化访谈、动漫结合等创新形式,生动鲜活的讲述典籍背后那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镜鉴。
民族古籍汲古润今,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
古籍并不是长期束之高阁的文物,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经验,能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一些古老的农业技术、医学知识、哲学思想等依然有其蓬勃的生命力,至今仍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和利用这些古籍文献,人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知中华各民族对“诚信”这种基本道德规范,古人早就有高度的认知,契约文书、依规办事就是这种高度认知的历史见证。系列片《中华民族契约精神的缩影——黔西南布依族文书》中,向人们展示了布依族的契约精神与诚信文化,契约上字字句句都是千金诺言。其实清朝及民国时期,契约文书在我国各民族均普遍存在,它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共识。布依族文书是中华民族契约精神组成部分,正是这种契约精神,成为推动契约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奠基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其透射出坚如磐石的诚信至上、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写照,需要我们去大力提倡,弘扬和努力践行。同时这些契约都是用汉字或者借用汉字创制的布依方块字记录,文化融合性突出,是民族之间交流、借鉴、融合的重要体现。
而“贾”,这种苗口传古籍,来自于苗族的音译,意思是“古理古规”“传世之规”,是苗家人说理断案、排解纠纷,判断是非曲直的依据。《民法典》总则编的第十条规定了“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贾理》一片,就介绍了“贾”对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规范治理能力起到的推动作用。在“贾”上,我们可以找到处理民事纠纷时使用习惯的法律依据,而民间习惯与当地风俗相融合,更易于被民族地区群众所接受。
创作团队秉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呈现出艺术之完美和考据之严谨。节目播出以来,深受观众喜爱,也获得了业内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水族学者潘朝霖教授说:“在新的传承方式下,水族文化更易于普通群众了解,未来将会有更好的发展”。侗族学者龙耀宏教授也认为新的传播形式能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对弘扬民族文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知所来,明所以,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进一步阐释研究少数民族古籍,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和利用,发挥其汲古润今的作用,是新时代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典”述历史,“阅”尽贵州。做贵州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光澜必章;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与保护,使命光荣,前景广阔。(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