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网公司:强化法律审核管理 护航公司改革发展-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电网公司:强化法律审核管理 护航公司改革发展

2024-11-22 16:11:20  来源:南网贵州电网

  在康养医疗业务改革中,法律审核人员全程参与,提供从机会研究到具体实施的全程法律支撑服务,确保项目依法合规开展。

  在贵阳花果园用电综合治理中,法律审核柔性团队创造性提出“民营-政府-央企”三方移交模式,实施“电力资产债权与物权分离、风险防控和容缺处置相结合、移交过渡与用电保障统筹兼顾”的接收策略,推动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贵阳供电局顺利完成花果园第一批电力资产接收。

  …………

  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法治南网建设总目标,全面落实依法治企各项工作要求,通过法律审核防范重大经营决策事项法律风险,运用法治思维为重大改革事项破解难题、寻找实施路径,特别是在法律审核等法治基础性工作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法律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明确法律审核要求,进一步深植“决策先问法”理念

  “上会的议案资料,很多缺乏对法律风险进行专业、全面的分析披露,往往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了,承办部门才找到法规部门介入处理。”作为贵州电网公司贵阳供电局办公室法规综合科科长,袁勇最大的困扰是,有些业务部门缺乏“决策先问法”的观念,以至于实施过程中法规部门不得不出面“打补丁”。

  袁勇的困惑并非特例。会前不问法,会后打补丁,这种决策模式,曾经在公司系统一定程度上存在。显然,这与依法治企的理念不符,也不利于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然而,到底哪些议题涉法?哪些需要法规部门开展前置审核?对此,业务部门并不一定清楚。

  为了解决涉法议题判断不准、判断不清的问题,2023年起,贵州电网公司以持续抓好公司治理示范企创建活动业为契机,通过在治理主体权责清单中明确需要进行法律审核的决策事项,并根据业务实际按年度进行调整修订,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主观误判。

  在新的机制下,总法律顾问全程列席公司涉法议题,对缺少法律审核表的议题一律不予上会等机制的有效运作,倒逼业务部门在准备议题上会前主动与法规部门联系。现在,要求开展法律审核、公司领导在决策时主动过问法律审核情况已经成为常态,“决策先问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推进集约共享,助力法律审核高效开展

  依法经营、依法治企是公司行稳致远的保障。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基层单位法律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支撑力量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法治建设需要。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集约化”。“我们有序推进贵阳供电局等22家单位法律审核业务集约,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集约目标,相关做法得到网公司的充分肯定。”贵州电网公司法规部副总经理罗江筑介绍说。

  自2023年3月份法律审核业务集约以来,法律服务中心共审核涉法重大经营决策166项,独立开展法律风险尽职调查4次,出具法律意见书20份,节约律师服务费100余万元。

  同时,编制《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法律审核集约化工作指引》《公司合同审核集约化工作指引》等系列文件,明确集约的流程、节点及关键管控点,法律集约的规范化程度显著增强;印发《公司设立重大经营决策法律风险尽职调查指引》《公司企业产权转让法律审核操作指引》等指引,从法律审核事项完整性、法律依据精准性、风险识别全面性和防范措施可操作性等方面,开展精细化法律服务,法律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深化全过程参与机制,做好重大项目法律支撑服务

  康养医疗业务改革、金沙黄磷厂破产清算、花果园用电综合治理、青云小区外墙隐患整治……近年来,在一系列重大工作中,公司法律审核人员均全程参与,全力做好法律服务,确保项目依法合规开展。

  “我们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调动公司各级法律审核人员共同组成柔性团队,提出对策并助力项目顺利实施。”贵州电网公司法律服务中心法律审核科经理吴磊介绍说。

  如吴磊所言,在青云小区外墙隐患整治中,柔性团队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横向对比,深入研究论证,融合各专业意见对法律风险进行研判,柔性团队及时发现并补正了个别尚未查明的事实及披露不到位的法律风险事项,有针对性提出风险防范建议。在此基础上,积极促成政府、企业、住户三方共同出资开展隐患治理,解决了困扰20余年的青云小区外墙安全隐患问题,为全网解决产权多样、住户复杂的构建筑物隐患治理难题提供了新典范、新样板。

  下一步,贵州电网公司将深化“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三个一”法律审核机制,从事前、事中、事后开展后评估,做好法律审核意见跟踪落实“后半篇文章”,切实提升法律审核质量和法律风险管控能力,为建成一流企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吴磊 刘忻)

[责任编辑: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