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红军条”承载九十年鱼水深情-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一张“红军条”承载九十年鱼水深情

2024-11-26 11:21:53  来源:贵州日报

  冬日,走进贵州省博物馆,一张泛黄的纸条静静躺在库房里,从这件无声的国家一级文物中聆听历史的回响,它承载着红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时间回溯到九十年前,在长征途中,红军队伍始终面临着四大困难,打、走、吃、穿。其中,吃是最首要也是最艰难的问题,但是红军队伍始终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绝对做到不与民争食。

  1935年,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贵州省遵义凉水乡时,借宿在村民赵金和家中,与他协商购买他家的肥猪并请他带路去金沙,付给他苏维埃币15元和兑换条一张作为费用。

  这张国家一级文物、贵州省第一批革命文物“红军连长陈树容购猪兑换条”(红军买猪条)全文为“收到红军部连买赵姓肥猪一只,国票壹拾伍元正,每张即付银币一元。我军走后转来再用。此致,连长陈树容。”

  赵金和坚信,红军走后还会“再来”,坚信红军战士的诚实不欺,小心地将字条保存在一个小木匣子里。

  贵州解放后,赵金和不是没有想到15元苏维埃币可以兑换同样数目的银币,但他早已把这几张苏维埃币看得比银币更重要、更有意义,所以依旧珍藏着。

  1952年,赵金和的儿子赵玉林持乡政府介绍信及苏维埃币,在遵义桃溪寺办事处兑取了人民币35000元,正合15元银币之数。赵金和知道后十分生气,将儿子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1954年,这张“红军买猪条”由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拨交,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从买猪条的故事中,可以看到黔北人民对红军的拥护爱戴之情是多么热烈而诚挚。昔日“红军买猪条”故事的发源地,如今已更名为遵义市红花岗区长征街道凉水村涌泉组,当地村民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凉水村地理位置优越,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凉水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增长,村集体收入增长迅速。

  1968年出生的尹强,是长征街道凉水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从小在村里长大的他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村里的道路都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全村道路已全部硬化,一栋栋小青瓦、白粉墙的黔北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村民三三两两坐在屋前闲聊。去年,在凉水村7个村民组中,涌泉组的集体收入位居第一名。

  源于红军长征的历史渊源,凉水村村支两委以红色文化为抓手,赓续红色血脉,承担起宣讲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目前,全村共有109名退役军人,13名现役军人,90名党员。

  为更好地宣传长征精神,凉水村专设了2名红色文化宣讲员,一个季度至少举行一次红色文化宣讲;不定期播放红色电影,村民们一起聚拢看电影、聊家常;村里还组织党员及时学习,及时“充电”,增强为群众服务的信念和本领;通过坝坝会,了解村民心中所想,将最新理论政策送到家。

  有时候尹强在学校进行红色精神宣讲,也会说起当年红军路过凉水村和“红军买猪条”的故事,“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尹强说。(记者 吴蔚)

[责任编辑:吴雨 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