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事故预防,防范重大风险;狠抓交通安全宣传,全力提升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狠抓改革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黔西南交警聚焦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事前预防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协同共治为抓手,以锻造铁军为保证,高水准保安全、促发展、推改革、抓队伍,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推动交通出行安全水平和精细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打造群众出行平安路、畅通路、幸福路。
今年以来,全州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3.18%,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0.87%,受伤人数同比下降19.63%。
靶向发力 完善道路交通综治体系
城乡交通平安畅通综合治理工程是民生实事工程。一直以来,黔西南州公安交管部门立足全州道路交通实际,充分考虑路网结构、交通流量、警力状况、管理需求等因素,以设点、布线、建网为重点,构建“权责一致、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协调联动机制。
为搭建起一张黔西南州公路交通安全防控网,黔西南交警开展全管控布线,以货运通道、旅游干线、危化品运输线为要,强化动态监管,实现对重点车辆有效管控;全覆盖建网,以交警集成指挥平台应用为重,充分发挥支队指挥中心以及大队指挥室的调度,将全州路面警力联系起来,有效形成区域之间和岗位之间的联勤联动,推动形成道路交通安全齐抓共管格局。
多管齐下 深化源头隐患排查治理
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严防辖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近期,黔西南州公安交管部门聚焦道路交通安全“人、车、路、企”全要素,紧紧围绕易引发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的重点驾驶人、重点车辆、重点路段、重点企业,多措并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隐患治理工作,及时消除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
利用挂牌督办机制,全面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深化公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提升“两项攻坚”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推动部、省、州、县三级挂牌督办道路重点隐患395处。
通过实时调度、按月通报,推动汛期道路安全隐患整改治理326处,景区道路隐患整改治理16处,完成望谟县王母隧道口道路开口2处道路安全隐患整改治理,完成农村公路事故“黑点”路段治理63处,联合高速公路“一路三方”开展隐患排查81次隐患2212处,督促治理2212处,督促治理边坡塌方6处。
深化重点运输企业、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风险“画像”制度,严把机动车查验关、驾驶资格准入关,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检验重点车辆2.4万余辆,注销2841辆,督促AB类驾驶人办理审验9118人,换证3243人。
补齐短板 提升公路安全防控能力
以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为抓手,黔西南交警紧扣“人”的第一要素,聚焦事故源头预防,持续深入推进“敲门行动”,加强农村群众“一老一小”宣传警示,推动省、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工作走深走实,提升交通安全宣传的穿透力、感染力。
群众出行集中时节及寒假暑假学生集中离校返校时段,持续深化“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推动村组全覆盖开展交通安全劝导提示;通过宣传小分队,持续进站工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街道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扩大宣传教育面、覆盖面;依托摩托车交通安全教育点,强化对摩托车骑行人员的宣传教育劝导,有效提升摩托车骑车人安全意识。开展红白喜事打招呼6445次,跟场管理5239场次。
此外,以“护安保畅”为抓手,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面一网一校”等重点车辆,完善重点隐患车辆精准布控、精准查缉,通过“打非治违”“春季公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农村地区突出违法集中整治”“学生交通安全提升”“一盔一带”“飙车炸街”等专项行动,营造平安、畅通、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下一步工作中,黔西南交警将持续提升履职能力,拓展交管能力,积极探索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交通管理服务新举措,助力提升新质公安交管战斗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