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环绕,鸟鸣山幽,雾云绕身,诗酒田园。一幢幢民宿,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峰林的各个角落,与大自然的美景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卷。
近年来,我州围绕“国际山地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结合全州乡村旅游资源,高效整合全州特色民宿资源,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全力推进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一幢幢特色鲜明的民宿成为旅游消费的新阵地,也成为带动我州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依托景区 推动民宿集群化发展
我州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着力持续培育壮大民宿产业,秉持绿色发展、保护优先发展理念,立足优良的气候环境、优美的城景融合、最美的锥状喀斯特地貌三大旅游资源优势,着重开发乡居、度假、种养、科普、健康农产品等类型产品,打造生态乡村民宿,聚力打造“万峰林”民宿品牌IP,推动“民宿+”多业态协同发展,以兴义市为主,辐射周边县市,协调推进全域乡村旅游与民宿发展。
近年来,我州加快推进民宿业态培育和品牌建设,依托于我州4A级景区——万峰林景区,在20平方公里范围已形成目前全省最大的民宿集群,即万峰林民宿集群。万峰林民宿区域品牌效应初显,逐渐形成贵州最大的民宿集群,兴义市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家甲级民宿的县级市。
截至目前,万峰林内共有民宿约219家,万峰林民宿群内民宿风格各异、优质民宿不胜枚举。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个性化产业的打造升级,品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万峰林民宿集群的规模发展效应明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容器接纳能力,万峰林民宿IP在国内已颇具知名度,凭着专业化、满足客户多元需求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住宿。
打造“民宿+” 丰富民宿产业内涵
近年来,我州积极发展“民宿+”模式,推动民宿个性化发展。以兴义市为代表,各县市以“民宿+民族文化”“民宿+采摘”“民宿+养生”“民宿+运动”为发展主线打造推出了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客栈品牌,峰兮客栈就是其中之一。
站在峰兮客栈远眺,绿荫环绕、鸟鸣山幽。客栈隐在群峰之间,由传统布依族院落改建,集餐饮、住宿、休闲、观景于一体,别具一格的装修风格既有斑驳的时光痕迹,又有现代生活的优雅格调,两者互辉互映,相得益彰。
峰兮客栈利用住宅改建而成,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房间及公区各处穿插当地布依族文化国家非遗扎染、蜡染、刺绣等民族文化元素,“民宿+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为旅客提供独具美感、内涵的住宿体验,享受到民宿带来的空间美学设计,体验到别有于以往的生活。
除此之外,缘栖橡树缘客栈依山而建,配有无边泳池,观景位置绝佳,清晨即可从房间中观看日出美景,夜晚可遥望星空银河;景棠精品民宿曾接待过《爸爸去哪儿》摄制组,客栈四周群山环绕,周边交通便利,环境幽静闲适,空气清新怡人,让游客远离都市的喧嚣,独享一方宁静;兜兰小筑精品客栈是由来自北京、广州、澳门、杭州、贵阳和兴义多地的城市精英众筹改造的诗意居所,中央美院教授和知名设计师参与设计,舒适、唯美,保留了布依族传统建筑的风貌,在日常管理中民宿化,努力营造家的氛围,有别于酒店的近人尺度和温情。
…………
一个个高品质精品民宿,以独特的风格设计、服务体验等与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相融合,将悠闲、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IP形象,不断地宣传和推广着万峰林。
我州从产品结构出发,纵向发展康养小镇、高端民宿客栈、中端特色民宿客栈以及接地气小型乡村精品民宿客栈;横向发展康养、农耕田园、民俗文化、文创IP、休闲度假等各具特色的民宿;积极引进州外民宿企业或投资人,培育本土经营户,引导产品重创意、突特色,鼓励其他县(市)学习兴义市,充分结合各地乡村文旅资源,开发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民宿产品,形成以万峰林景区民宿群为代表,并百花争艳的民宿发展格局。
文化引领 促进品牌核心竞争力提升
我州依托现有的50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目前西南最大的汉代文物专题展,将文化融入民宿发展中,提升民宿文化价值,是为民宿注入活水,推动民宿向精细化、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我州围绕乡村文化和布依文化资源打造“民宿+民族文化”,已初具成效;在兴义市的双生村打造了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引入蜡染、布艺、中医等传统技艺及各类农耕文化业态的融入;在石龙村、南龙村引入四川德仁堂等知名企业,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康养旅游产品,使旅游与康养相结合,增加民宿的功能性;在万峰林景区民宿聚居区举办了一系列如原生态民族歌舞剧《寻梦万峰林》、“布依族八音坐唱”等常态化演出以及不定期的艺术演出,增强了旅客的文化体验,进一步丰富了民宿产业的文化内涵。
通过各类文化与民宿相融合,丰富多彩的演出使入住民宿的游客体验感更丰富,让我州民族文化特色宣传更有力,全面提升我州民宿品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带动 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民宿发展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我州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闲置民房租赁给企业个人,用来开办民宿,发展精品客栈、农家乐,并积极鼓励农户以房屋入股,农民变股民;采取“结对帮扶、政策支持、市场引导”方式,帮促、引导农户以自家房屋、租房等方式经营发展精品客栈。
同时,不断加大对优质天文、地文、人文资源的统筹利用,持续做好城镇乡村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与升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业态,加强宣传推广和招商引资,探索规范市场监管,有效地丰富了旅游业态,助推了乡村振兴,助力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为全州乡村旅游与民宿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立足资源禀赋,依托传统文化优势,我州民宿产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已成为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支点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力量和新引擎,更成为了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先导产业。
截至目前,全州的民宿客栈大小共计477家,平均投资约300万元,年产值近5亿元,有效解决直接就业约2300人。民宿产业的发展让当地群众直接或间接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业,端起了“旅游碗”,吃起了“旅游饭”,有效激发了文旅消费潜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记者 杨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