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2月,红二、红六军团转战黔西北,克黔西,夺大定(今大方)、占毕节,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红色政权。
1936年2月13日,红军为了打击从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三重堰一线来犯之敌,红二军团四师从黔西出发,经煤洞场到普根底(今普底)去打鼓新场。迂回于敌人侧后方以打击敌军。红四师在黄家坝老街住了一夜。借住期间,红军借老百姓家的东西用后如数归还,买东西,当面付清价款;无人在家的,食用了粮食等物,则写在字条上,说明数量和所付价款,放在驻扎的百姓家里。恰逢过年期间,这里有正月间屋内打扫的灰渣不扫出门的习俗,红军住过后,把打扫屋子的灰渣堆放在屋内不显眼的地方。据说有个叫黄飞的人家,在红军到来前,不了解红军而外出躲避,红军来后就驻扎在他家,用去3斗谷子,红军将3块大洋和一张字条放在他家里的箩筐里,写上“我们红军吃了你家3斗谷子,给价大洋3块,请查收”。红军走后,坝子里家家摆谈,户户盛赞,都说红军好。“从来没有见到过不拿老百姓东西的军队,红军真是干人的队伍。”红四师路过黄家坝时,其严明的群众纪律、尊重民族习俗的实际行动,给当地百姓留下的深刻印象,为红六师日后进行的黄家坝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成为黄家坝阻击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来源:中共毕节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李涛涛 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