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含“绿”量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仁怀:含“绿”量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2024-12-12 16:48:27  来源:仁怀市融媒体中心

  作为世界酱香白酒产区的仁怀,通过加快酱酒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实施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白酒废水处理能力,酒文旅融合,促进白酒企业绿色改造升级,提高含“绿”量,推动高质量,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大福酒业。

  有着“美酒河”美誉的赤水河,孕育着河谷两岸上千家酒企,水在酱酒酿造的原料中占比高达50%,酒企深知赤水河对酱酒发展的重要意义,大福酒业有限公司以前一个生产班组一天的用水量近14吨,自“四改一建设”工程后,这个数字缩减了十倍。

  “我们大福酒业总共改了14台风冷设备,风冷设备改造过后,利用率达到95%以上,我们还改了7个接酒池,全部采用不锈钢包裹,能把地锅水全部收集,避免生产用水外溢,不仅节约用水,生态环保,对酒的品质也好。”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大福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王明强说。

大福酒业生产车间四改后的接酒池。

  在河流的生态保护中,大福酒业严格按照仁怀市白酒产业综合治理要求,大力开展“四改一建设”工作,加强环保设施设备建设,用行动守护赤水河生态环境。“我们厂区2019年全面完成四改工作,对厂内窖池、接酒池、污水管网和风冷设备进行改造,建设废水应急池,能够实现生产污水全收集处理和达标排放。”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大福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王明强说。

  据了解,仁怀自2021年开展“四改一建设”工作以来,目前已完成改造提升白酒企业995家,实现厂内进水、污水收集和处理全封闭运行。同时,仁怀还加快推进白酒生产废水处理能力提升,不断满足现有白酒企业生产和发展需要。走进位于茅台镇的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映入眼帘的就是6座高22米,总容积达20000立方米的厌氧反应器,反应器全年无休的收集着各酒企的生产污水,能大幅度降低COD浓度,有效改善水质。

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

  “我们每天有14个员工在岗,采取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日常巡视巡查、水质检测,确保出水的水量和水质,防止废水泄漏,我们厂每天的处理量是8000立方米,经过处理的水可达到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表3的排放标准。”茅台镇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运行班长黄俊峰说。

  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是目前贵州最大的白酒废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量8000立方米,配套管网48.6千米,覆盖茅台镇白酒生产企业483家。目前,仁怀正在运营的白酒废水处理厂有30座,设计日处理量合计4.85万立方米,不仅能够满足白酒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需求,还能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仁怀白酒产业绿色健康发展筑起了生态环保屏障。

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工作人员正在做水质检测。

  “我司将按照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要求,服务好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在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产区,新规划建设白酒废水处理厂5座,建成投用后白酒废水处理量新增1.3万立方米每天,通过不断提升治污能力,筑牢了生态保护屏障,有效实现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保,为仁怀白酒产业健康、高质量、绿色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仁怀经济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仁怀市水务净水有限责任公司工业污水运管部副部长张润说。

  青山伴绿水,生态保护,不仅出好酒,也让酒厂成为好风景。夜郎古酒业有限公司打造的酒旅一体化酒庄是3A级景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酱酒文化。第一次来茅台镇游玩的内蒙古游客朱海清不禁感叹道,这里山好水好、环境优美,正是有这样的生态环境才能酿造出好酱酒。

夜郎谷酒业公司打造的景区。

  “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四改前期我们共投入2900多万元,通过处理后所有污水都进入管网,达标排放,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厂区的建设,升级改造酒庄,增强酒旅融合,通过绿色发展把全国各地的客户吸引到厂区,在带动旅游的同时,增加了销售额,去年实现了2个多亿的收入。”夜郎古酒业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卢登位说。

  含“绿”量不断提升了仁怀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有力推动白酒行业健康发展,据各项监测指标显示,2024年1至11月份,仁怀市城区空气优良率为99.1%,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好生态带来好发展,今年前三季度,仁怀市生产总值完成1410.97亿元,同比增长6.8%。(涂顺菊 龙苹 袁琳琳)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