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平阳社区1792户易地搬迁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石阡县平阳社区1792户易地搬迁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2024-12-16 17:28:43  来源:石阡县融媒体中心

从“山旮旯”搬进“幸福园”

——石阡县平阳社区1792户易地搬迁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杨书记,快请进屋坐。”大雪时节,笔者随平阳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杨涛到社区采访,受到利成鞋业总经理余飞的热情招呼。

  在平阳社区的利成制鞋厂,搬迁群众在加快生产各种鞋子,正准备发往俄罗斯。

  在利成鞋业的加工车间,40多名工人正各自忙碌,裁剪、上胶、缝纫、质检、装箱紧张有序。余飞告诉笔者,目前他们正加班加点完成订单,数千双鞋子即将发往俄罗斯。

  “楼下就是上班的地方,平均每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关键是能照看到上小学的孩子。”蔡学芬一家从花桥镇平坡村搬迁到平阳社区后,她便外出福建某制鞋厂务工,今年7月份返乡后,招聘到利成鞋厂务工。

  在平阳社区的“阳光幸福家园”活动室,老人们正在打棋牌。

  如何让搬迁群众能就近务工创收、方便赡养老人和教育管理孩子,成了广大搬迁群众的殷切期盼。

  在“阳光幸福家园”活动室,负责人蔡彪正忙着更换日光灯。30多名上了年纪的老人,三五成群地坐在几张桌子周围,在温暖的氛围中打着扑克牌。2名社区志愿者礼貌地端过热茶之后,便忙着去整理刚刚结束的那桌棋牌了。

  “我们不光是从山旮旯里搬进了县城,政府还给我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这个时代真的太好了!”从本庄镇搬迁到平阳社区15栋的胡姓老人深感党的政策好、新时代好!

平阳社区的“童伴妈妈”周菊在辅导孩子们写字画画。

  而在社区的“童伴之家”,室内各类书籍、玩具琳琅满目,“作品展”里贴着充满童趣童真的书画和剪纸,“成长栏”里贴着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点点滴滴。30多名社区儿童在“童伴妈妈”周菊的辅导下,正认真地写字、绘画、做手工。

  “妈妈在附近的纺织厂上班,周末有周老师辅导我们写字、画画,我们在这里很开心,妈妈也很放心。”在石阡县第三小学上学的张文博告诉笔者。

  在博业纺织扶贫车间,20多名妇女正熟练地操控着缝纫机,车间负责人胡余艳正在察看每道工序的完成情况。

  平阳社区的博业纺织扶贫车间里,搬迁群众正在加快生产防静电手套。

  “博业纺织厂刚刚建厂,我们也就搬迁到这里了,那个时候我就来这里上班了。”博业纺织扶贫车间负责人胡余艳说。“现在接的订单都是东莞的,全部是华为集团用的防静电手套,这些工人根本做不快。”

  “工厂建在门口,工序也不复杂,每个月基本上都是3000多块钱的工资,还能照顾到孩子。”搬迁到平阳社区22栋、正在博业纺织扶贫车间务工的刘月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是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那里,我们去外地务工,但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各个方面都被影响了。”

  搬迁劳动力既能就近务工创收,又能赡养老人,还能对孩子言传身教,这对广大易地搬迁群众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上加好的大喜事。

  平阳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杨涛(左三)组织培训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

  如何让搬迁群众在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主动融入城市新天地,当一名能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保障一份稳定收入、贡献一份公益力量的新时代新市民,平阳社区党支部整合优势资源,抢抓发展机遇,争取政策扶持,引进加工企业,加强劳务协作,强化技能培训,合力把社区打造成居安、业安、身安、心安的融合发展示范。

  在平阳社区自治物业服务中心,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罗小勇,监委会主任王安军,业主委员会主任黎勇和副主任周洪昌,正在谋划如何进一步优化社区服务管理、综合提升社区形象、全面推行自治物管上下足“顶上功夫”、做好“绣花功夫”。

  驻平阳社区第一书记杨涛组织社区群众集中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我们正加快对社区内车行通道、排污系统、车辆充电和有序停放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组织楼栋单元召开群众会,向他们宣传惠民政策、用电安全、文明社区管理的同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社区自治中来,同心协力把社区建设成和谐平安美丽的幸福家园。”平阳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杨涛如是介绍。

  据了解,平阳社区有脱贫劳动力1987人,在东莞等沿海城市企业稳定就业1052人,在省内县外就业327人,在县内宏信服饰、和记食品、大关小酒厂、苔茶集团、工业园区等企业就近就业608人,实现了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全覆盖。(谭文斌)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